第214章 我的规矩就是规矩(8)(第6/7页)
原身点头。
后来,赵忠海十六岁,赵氏病情加重,怕自己熬不过寒冷的冬天,就让两个人拜堂成亲。
赵忠海不愿意委屈原身,哪怕原身不乐意,还是强行找原身要了钱扯了几米红布,将破陋的屋子装饰了一下。
两个人就这么拜了堂,成了婚,原身正式成了赵忠海的妻子。
一年后,原身剩下一个儿子。
这村子里旁的人为了孩子好养活,都会取个贱名,什么石头,狗剩,豆子。
赵忠海翻了词典,专门给儿子取名赵光复。
意在光复大好河山。
原身很高兴,赵家没有败落时,赵忠海读书,回家后也会教她,所以她也不是目不识丁的人,也识得一些字,懂得一点道理的。
光复好啊。
不仅名响亮,也寄托了丈夫去儿子的深切期望。
赵忠海十八岁考上了海城的师范大学,其实赵忠海的成绩本来是可以去更好的大学的,只是那些学校学费都贵,家里实在是没钱,他也心疼原身起早贪黑的卖面条,熬得身体都坏了,不愿意再花更多的钱,就去了学费相对便宜的师范大学。
临行前,原身将家里所有的钱都给了赵忠海,专门扯了布料给他做了两件新衣服,不希望丈夫去了城里因为身上的衣服太过破旧,丢了面子。
后来,赵忠海读书,原身继续卖面条。
她一个女人卖面条,又是卖给那些力工,少不得被调戏几句,以前还有赵忠海,现在赵忠海走了,原身的日子就更难熬了。
她是赵忠海的妻子,当然受不得那些侮辱,只好选择不再出去卖面条,拿钱求村子里沾亲带故的舅老爷租了两亩地,勉强够她和赵氏还有儿子的温饱。
然而,赵忠海自打去了省城读书之后就总是要钱。
光种地不够啊。
原身很担心很焦虑,发电报去问,赵忠海说是学校组织的什么活动,还要买书。
原身思来想去,还是得赚钱。
丈夫去了省城,那省城的开销就大了,丈夫是读书的,那读书不吃好不买书怎么读?
于是原身开始到处找活干,种粮食,凌晨天不亮就出去卖面条。
这个时候的力工都急着出工没心情调戏,等中午和晚上,她就回家给人洗衣服,糊火柴盒,能多赚一点是一点。
每次原身都只给自己和儿子,赵氏留下一点口粮,就把剩下的钱全给赵忠海寄过去了。
只是赵忠海要的钱一次比一次多,原身心力交瘁。
儿子五岁那年,赵氏终于熬不住,与世长辞。
孤儿寡母两个人,儿子又年幼,原身也不想再提心吊胆的卖面条了,就带着儿子去省城投奔赵忠海。
原身想得很好,省城那么大,那么繁华,再不济,她找个富贵人家给人家当丫鬟,老妈子,总也能挣点钱供丈夫读书。
而且丈夫就只差一年的毕业了。
到时候丈夫找了工作,一家三口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只能说原身想得太美了。
到了省城,原身去赵忠海的学校等他,赵忠海一见到她立刻大惊失色,也不介绍她,就带着她离开了。
赵忠海让原身自己租一个房子,他没钱。
原身感觉自己的丈夫态度不像在家时那么好了,十分的冷淡,但是她也没多想就带着儿子和其他几户人家一起合租了一个弄堂里的房子。
原身去找工作,省城工作机会多,压力也大。
好在原身手脚麻利又勤快,还是在一个面馆找到了工作。
原身就这么一边养儿子一边养老公。
终于,赵忠海毕业了,去了洋行工作,原身听到消息,以为苦尽甘来,抱着儿子痛哭流涕,她说:“光复,咱们终于可以搬出去,有好日子过了。”
可惜,好日子只是赵忠海一个人的。
原身等了许久,也没有等到赵忠海来接她。
她只能求面馆的朋友帮忙照顾一下儿子,去找赵忠海,她想赵忠海刚刚工作,可能手里钱也不凑手。
但是,儿子要读书了。
赵忠海再不凑手也得先顾着儿子。
原身去到洋行,在门口等了很久,她觉得自己就是个村姑,赵忠海一个洋行的工作人员,多洋气啊,她怕自己进门给赵忠海丢脸。
可是,洋行门口来来往往,原身等了许久之后等到的是赵忠海和一个卷发摩登女郎搂着腰的亲密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