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人心将散(第2/3页)

李善长道:“此事需要臣等去翻阅史书,于文景、昭宣、明章等等时期找寻相似之处,或许就可破解此图奥秘。”

朱元璋也知道这事急不来,只能耐心等待。

不过,这些大臣都是人中龙凤,以前没考虑过国祚和气候之间的联系,如今,这幅图给他们撕开一道口子,很快,整件事情就明朗了。

数日之后,重臣们再一次齐聚朱元璋面前。

“上位,有结果了。”

李善长抱着一堆书过来。

“上位来瞧,这是《晋书》其中写了凉州刺史张轨课农桑,桑便是桑树,由此得知,在晋时,凉州仍能种桑养蚕。此处亦有记载,永宁初年,张轨出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其治理凉州达十三年之久。”

“永宁初年……”

朱元璋连忙在那张气候图上找。

“是蓝柱子。”

“上位应当知晓,我们现在养蚕需得在南方养,只因南方温暖。但在晋时,西北凉州,竟也能养蚕。”西北都能暖到养蚕,那在当时,中原又有多暖?

“你的意思是,蓝柱子代表着温暖?”

“不,恰恰相反,蓝柱子是寒冷,红柱子才是温暖。”

朱元璋满脸疑惑。

李善长又道:“史书上言,草原因寒冷而向中原进犯,草原蛮夷逐水草迁徙,唯有暖湿之时,他们才能自给自足,寒冷之时,他们便要为生计南下劫掠。上位,晋时……五胡乱华啊。”

朱元璋心头一跳,连忙去看图,果不其然,五胡乱华时,柱子是蓝色,而晋到隋初这段分裂时期,亦是蓝柱子。

唐灭亡到宋开国,这段乱世也是蓝柱子。

靖康之耻,蓝柱子。

元末明初,蓝柱子。

明……在洪宣盛世之后,大多数是蓝柱子。明灭亡时也是蓝柱子。蓝柱子,代表着温度变冷。只不过这个冷是慢慢下降的,比如晋时,北方纵使变冷,也还能养蚕。到明时就不行了。

朱元璋种过田,他知道,天气寒冷不仅影响水草,还影响田地耕种。再看寒冷时几乎没出现过治世,便知这影响有多大了。

李善长:“只是如今不知这洪宣盛世是……”

“宣是宣宗,在朱祁镇前面。洪……要么是洪武,要么是后面有哪个皇帝年号也有‘洪’,但无论如何,都是在大明前期。”

至于后面,真是触目惊心一片蓝。

“大明这是触犯天条了吗!”

朱元璋恨得牙痒痒。

他大明招谁惹谁了,除去乱世,其他朝代要么全红,要么红蓝各半或者红多蓝少,只有大明,蓝多红少!

大明国祚二百七十六年,看这张图,至少有两百年是气候寒冷时候吧!

他朱元璋就算是累死在案桌上,也积攒不够两百年粮食啊!

要不是神女好心,泄露天机,他根本连知道这等秘事的资格都没有!

“上位,我们这……这可如何是好?”

朝臣们皱着眉头。

若是正常天灾,他们也敢争一争,可连着两百年天灾,他们便是有心,也无力去使啊。

想到此处,他们或多或少,脸上不免浮现出苦笑。

与天争?怎么争?

朱元璋气得抽出墙上悬挂的那柄宝剑,将桌子劈成两半。

倒不是完全气什么触犯天条了,就算没有触犯,两百年……整整两百年啊!光是想到这个数目,朱元璋便烦躁得不行。

桌子砰地裂开倒地,几片碎块迸得有近有远,砚台一下子砸到稍近大臣脚上,大臣吃痛却不敢吭声。朱元璋把剑往地上一竖,靠在剑上,气得呼吸响动都越来越大,大出“呼——哧——”声。

朱标反而没有他爹那么心焦。

不是他不在乎大明,而是他爹从无到有,一步步与天争,与人争,走上巅峰,最受不了自己重新碰到无能为力的情况,因此,才一时之间失了分寸。

举个例子就是,以前的朱重八多能忍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而现在的朱元璋——忍?忍什么忍!杀光了再换一批新的上来。

“父皇陛下,臣有一想法。”

朱标用询问的语气说:“既然父皇陛下疑心是大明犯了天条,为何不建造大祭坛,在明面上求见神女,询问神女?是与不是,也好让我等心里有个底。”

朱元璋疑心病起了:“神女当真会愿意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