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2/3页)

神霄院的学子们顿时哀嚎遍地,他们每天学习实习练习已经很累了,如今还要给老师做助手帮着整理教案出书,这日子没法过了!

有些激动的学子,直接在赵士程巡察学校时,联名给皇帝上书,抗议学校对他们的无情压榨。

赵士程收到上书,给所以有帮助老师的学生五到十贯不等的补贴,同时给了十个名额,让这次事情结束后表现优异的优秀学生可以到他的讲义司来当实习小吏。

瞬间,上书的学生们就患上了失忆症,没有人再提学校压榨的事情,跟打了鸡血似地表示他们愿意大力支持官家的一切政策,官家说的都是对的!

赵士程对此只是摇头,轻轻笑了笑。

-

同一时间,金国的大军,也开始进攻抚州、古北口二地,这是燕京东西两处大门。

抚州由西京道的完颜娄室带领三万大军攻打,承德一带的古北口则是完颜宗望带两万大军攻打,倒不是后者没有更多兵马,而是承德一地山高林密,三万精兵后方粮草民夫无法在这样的山路里供应那么多大军的补给。

但燕京也明白这两地的重要性,不但在这里有重兵把守,还备足了粮草,一副要捍卫死守的架势。

而金国在试探性地进攻二地后,便开始围而不攻。

这样的事情很常见,辽国朝廷不由地松了一口气,觉得只要拖到冬天,金国就会退兵,两处险关背靠燕京府,补给十分容易,金国是不可能耗过他们的。

萧德妃见状,又一连给金国上了五道降表,表示愿意向金国称臣,永世纳贡,只求金国放过她们。

但金国的回复是,不许。

只要是辽国还要称王,那就想都别想。

……

让辽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寄予厚望的北方雄关古北口,由耶律余睹镇守的重要关口,只守了不到半个月,便被金军宗望攻破。

这个消息震撼了整个辽国小朝廷,他们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但很快,与耶律余睹一同驻守的刘琦发来消息,消息又从大宋信王的手中传给辽国朝廷——简单说,便是耶律余睹军中的都监高六,被金国用重金收买,又得到了高官许诺,决定投奔金国。

为此,他灌醉了耶律余睹,取其首级,悍然兵变。

如今辽朝风雨飘摇,军心本就不稳,骤然见到将军人头,一时士气大乱,金军趁机攻城,仅仅一日不到,便宣城破。

但当时协同驻守的刘琦见势不妙,与金军一番大战,无奈当时下雨,火器威力大减,刘琦依仗熟悉地形,收拢关口的残余将士,将金军大部队牵制在了山中,依仗燕山复杂的地势与其周旋。

这也是金军暂时没有大举南下的原因。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事情,就是派兵支援,夺回古北口。

但萧德妃对此却极为无奈,抚州那边也在被金国大军攻打,而且远在六百里之外,要回援,也根本来不及,而她手上,却实在没有多余的兵力了。

她招来朝臣商议,而朝臣们的意思却都很一致,那就是逃。

趁着金国没有南下,刘将军为咱们挣到的时间,立刻南下,投奔大宋,如果大宋仁义,或许还能许我等复国,要是他们都折在这里,那便万事皆休了。

但朝臣虞仲文却悍然反对,称如今燕地是辽国最后的民心了,若是弃了此地,怕是咱们大辽再无立足之地,应该死守燕京,只要护住燕京,那便还有机会。

话音刚落,便有人朝臣讥讽问,请问护住燕京,那燕京之中,还有多少存粮,能支持几日。

虞仲文冷笑,说国库虽虚,然诸位家宅门户之中,存粮不曾少过。

这一句话,几乎把所有趁着国势衰颓,征敛无度的朝臣都得罪了。

他们商量许久,得出结论都是燕京无险可守,要么去投奔大宋,要么去投奔耶律大石,留在燕京府,只是等死。

萧德妃坚持留守,但她并没有得到支持,她甚至想招萧干回朝,但也知道来不及。

无可奈何之下,她最终同意,带着辽国朝廷上下,去投奔大宋——其实辽东也很合适,但他们心里的都清楚,以辽东的体量,不可能支持他们复国。甚至他们过去了,会不会和大宋宗室一个待遇,都是说不清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