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赏菊风波(第5/6页)

不过当时的摄政王只是浅浅一笑,随便找个由头推搡过去了。

看来是摄政王以前欠下的桃花债,而债主今日找上她索要利息了。

魏无晏自忖荣安县主找错了要债人,于是不甚在意的笑了笑,没去搭腔,一边悠然品尝陈年茶水,一边观赏面前金灿灿的秋菊。

霎时间,亭内气氛陷入凝滞。

众人瞧见遭到荣安县主讥讽的长公主并未羞恼,只是眉眼含笑,施施然品茶赏花。

女子虽未说话,但举手投足间的娴雅姿态和清贵容止却流露出高高在上的皇家威仪。

仿若这股矜贵的气质,便是与生俱来。

恰在此时,皇后适时打起了圆场,她笑着与长公主解释道:

“长公主面前的这盆秋菊,是花房匠人从宫外寻来的山菊嫁接培育而成,颜色比宫里的秋菊要浓艳三分。今日入宫的命妇和臣女们都带来了各种菊花,再过上几日便是中秋宫宴,长公主不妨帮着本宫选一选,瞧瞧用哪几种菊花做宫宴的装饰?”

魏无晏放下手中茶盏,环视一圈众人面前花色繁多的菊花,微微一笑道:

“我对赏花之道一窍不通,觉得诸位带来的菊花颜色鲜艳,花姿优美,各有千秋。”

“本宫也是这么觉得,哎呀...真是叫人挑花了眼,咱们女子做抉择就是优柔寡断,不如挑出几种出彩的,送去摄政王那里,让王爷定夺。”

“如此亦好。”

吴凝月见长公主没有反对,她勾起唇角,看向亭中的众人道:

“你们都说一说自己带来菊花有何特色,好容本宫与长公主选出最出挑的几株,送去垂拱殿给摄政王定夺。”

在场的贵女们听到摄政王这三个字,不由明眸一亮。

若是能将自己带来的花送给摄政王,岂不是给王爷留下深刻的印象,待到中秋宫宴那日,自己也与王爷多了几分谈资。

于是乎,在场贵女们一个接一个夸赞起自己带来菊花的观赏价值。

“臣女带来的墨菊与其他墨菊不同,不仅花瓣呈反卷形态,花瓣,红中带紫,紫中透黑,颜色更是独具一格。”

“臣女这盆天鹅舞花瓣细长,颜色淡雅,花瓣随风摆动时,宛若天鹅翩翩起舞。”

“臣女府上花匠精心培育出复色菊,花瓣有多种颜色,艳丽娇媚。”

魏无晏端身而坐,面含微笑,静静聆听亭内女子们诉说自己带来的菊花是如何名贵,难得一见。

一时间,她好像领悟摄政王每天坐在金銮殿上,听着殿下臣子上奏鸡毛蒜皮琐事的烦闷之感。

只可惜她不能如摄政王一般,冷着脸让那些啰嗦的臣子有屁快放。

待轮到荣安县主时,她睥向亭内众人带来的各色菊花,面露不屑之色,柳眉高挑,扬声道:

“要说菊中之尊,自然是早已绝迹的瑶台玉凤无疑。”

亭内的一位贵女看不惯荣安县主张扬的模样,忍不住反驳道:

“瑶台玉凤的确是菊中之尊,但百年前宫中有一位宠妃最喜爱瑶台玉凤,轩禹帝为讨美人欢心,将大魏所有的瑶台玉凤都栽种到御园内,宠妃香消玉损后,轩禹帝更是下令焚尽御园里的瑶台玉凤给爱妃陪葬,从此之后,瑶台玉凤绝迹百年之久。莫非荣安县主有本事,让绝迹百年的名花重新现世?”

荣安县主瞟了眼质疑她贵女,冷笑一声: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本县主重金悬赏下,总算寻到一位民间花匠,此人的曾祖父曾在御园当差,手中留有几颗瑶台玉凤的种子,后来经过精心培育,本县主总算是让绝迹百年的瑶台玉凤再次绽开。”

话落,荣安县主拍拍手,一名侍从捧着遮盖绛紫色绸布的花盆步入凉亭。

荣安县主伸出描绘有鲜红蔻丹的手指,在众人好奇地注视下,掀开了绸布。

几株硕大的菊花呈现在众人眼前,花形优美动人,皎洁的花瓣如皓月临水,流露出清雅高贵的气质,不愧是菊中之尊。

荣安县主瞧见众人惊讶的目光,洋洋得意补充道:

“只有像摄政王这般尊贵的人,才配得上这般稀世罕见的花。”

亭内贵女见荣安县主果真拿出传说中早已绝迹的瑶台玉凤,再看看自己手中的菊花,不免觉得自惭形秽。

主持赏花宴的吴凝月扬起笑脸:“荣安县主真是有心了,长公主,你觉得这盆瑶台玉凤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