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84章 事发(第3/5页)

静仪就记得,傅新曾经同她有过几次搭讪。当初她还奇怪,傅新究竟是什么目的,没成想就在今天,终于找到了原因。

有一次聊天时候,傅新问公主喜欢什么茶叶,说前几日有个兄弟从福建回来,带来了好些白茶和铁观音,不知公主喜欢什么,他想着挑几样给公主送去。

雁芙只当傅新是在讨好公主,笑嘻嘻地道:“我们公主平常虽然喝茶,但是不大多,倒是用酸梅汤、玫瑰露和蜂蜜果茶多一些。”

去年出了慧心唐突公主的事情,宫里娘娘已经对纳喇氏做了训话,只要公主出了问题,最容易叫人怀疑的、第一个倒霉的,八成是纳喇氏。

府里人都知道傅清夫妇回来了,陪着公主和驸马去西山秋猎去了,风餐露宿,骑行奔波,几天下来,公主的身体素质必然下降。再加上厨房上了蟹黄豆腐和蜂蜜金桔茶,足以叫公主生一场大病。

即便这一次不成功没关系,傅新还有的是机会,一次不成,还有下次,下下次……直到将纳喇氏坑死。

只是他没想到,这次竟然会这么顺利。纳喇氏本身自己就有问题,傅新这一出手,就把她给钉死了。

傅新的目的从来不是静仪,而是纳喇氏。

静仪觉得脊背发凉。

潘月儿大抵是对傅新动了感情的,可傅新恐怕是对她没有半分真情,只有利用。

可就事论事,能够说傅新做错什么了么?

不能。

他不过是说了一句公主殿下的喜好而已,其他的事情,他没有动手,只是静观其变。

静仪记得,她在前世也看过类似于这样的案子。

主人公不做任何手脚,不沾染任何罪恶,只是预测好了事情的发展,再慢慢诱导,有时只用几句言语挑拨,就能叫其他人在不知情中替他做了事情,甚至杀人放火后还以为是出自自己的本心,不干主人公任何事情。

主人公就这么一身清正,不留任何痕迹。

简称,完美犯罪。

静仪不解道:“他和太太之间……”

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傅文道:“你那时太小,可能不记得了。那是在大约康熙五十六年吧,京里爆发过一场很严重的时疫。

静仪自然记得,那是自打她穿越以来京中闹时疫最严重的一回,二姐姐就是那一年走了的。

“我记得,那时阿玛还在察哈尔,家里头太太当家。那次时疫闹得厉害,家里头也谨慎得很,只要是染上病的丫头和仆役通通挪到了庄子里。傅新的姨娘也有些不好,大半是染上了时疫。太太当机立断,也将他姨娘拖了出去。庄子里没有好大夫,东西也缺得很,傅新的姨娘最终……不治身亡。”

傅文记得,当年萍姨娘得宠得很,也十分风光,算是纳喇氏的劲敌吧。对于萍姨娘的病逝,傅新一直坚持,他的姨娘只是普通的风寒,不是时疫,认为是纳喇氏挟私报复。

只是,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

傅文和李荣保难得意见一致了一回,傅新绝对不能留。

傅文认为,傅新今天能为了扳倒纳喇氏对静仪出手,下次很有可能为了其他事情对静仪不利,坚决不想再冒这个险。

李荣保则是气傅新的行为,只顾自己的那点想法,不顾家族利益,连公主都敢冒犯,日后还不定做出什么大不敬的事情。

前几年茶叶卖价好,纳喇氏也曾经派人去福建置办了几处茶园。就叫傅新过去帮着打理产业罢,没什么事就不要再回京里来了。

傅文从李荣保书房出来的时候,遇上了傅新。

“父亲预备怎么处置我?”

“父亲原想叫我去寻你来问话,既然你都来了,就自己去问吧,我先回府去了。”

“四哥。”傅新唤他。

傅文止住脚步。

“代我向公主说声,我很抱歉。不过,我不后悔。”

= =

四爷原也觉得,富察府中应该不会有人敢对公主下毒,但是以防万一,还是叫人就纳喇氏和她身边的丫头妈妈都查问了一番。谁知这么一问,就把当年求符的事情问了出来。

毕妈妈是家生子,女儿做了纳喇氏身边的丫头,两个儿子在纳喇氏娘家府里做事,不知为着忠心,为着儿女性命,还是纳喇氏真的清白,毕妈妈一直到了最后都咬死了说是跟主子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