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34章 行围(第2/4页)

十爷形象还是比较敦厚老实的那种,如果是九爷说这话,康熙肯定不信。但是老十的话嘛……还是有几分可信度的。

康熙这日出门,带了两个日讲官,一个姓石,名石坤,一个姓钱,名钱尉,主要职能是助皇帝敷陈经史、回答皇帝咨询,兼记皇帝言行[1]。

那位石姓日讲官年纪更大一些,忙不迭对着康熙开口道:“臣年少时候也读过几本史书,古往今来,每逢出现瑞兽之时,都是盛世之年的开端,亦是上苍对于万岁文治武功的肯定。若十爷得见属实,是上天赋予我大清的祥瑞也未可知。”

钱尉冷冷地瞥了这位石大人一眼,哼,马屁精。这会子让你抢了先,算你运气好,等会儿他也要找机会拍个大的。

康熙虽然心中奇怪,但同时也觉得石坤说得不错,有时候出现奇怪的动物的确是一种祥瑞之兆,比如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反正左右不过几步路的功夫,过去看看也好,就当是饭后运动了。

刚用过午膳,康熙本来都准备要进帐子换衣裳午休了,此时放下手中的事情,招呼四爷几个道:“走,咱们出去看看。”

九爷也饮了不少酒,早就躺下了,此时被叫起来自是百般不愿,口中也免不了骂骂咧咧:“这年头围场里哪有什么豹子?老虎都被撵走了呢!老十怕是撞见鬼了吧?

五爷瞪了九爷一眼,呵斥道:“老九,闭嘴。”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进围场找豹子,豹子没看见,倒是看到一个小格格在猎兔子。

那是一抹围场当中最靓丽的红影,前头是绿草,背后是太阳。英姿飒爽,赏心悦目。

满人尚武,在大清尚未入关之前,若是家里男人有事脱不开身,女人们也是要出门猎物的。只不过入关后被汉人同化了,越发倾向于“男主外,女主内”,女子骑射比入关之前落后了好大一节。

大家都是行家里手,自是知道怎么骑马最对最快最省力,对骑射之人的驾驶能力和行进速度也有基本判断。可以看出这个小格格的弓马实在不错,远远超过了这个年纪孩子的水准。

康熙转头问梁九功:“这是谁家小格格?”

梁九功道:“回万岁爷,这是四爷家的四格格呢。”

“哦。”康熙了然,“朕想起来了,是和妃带过来玩的。”

八爷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康熙也不去寻豹子了,只是眯着眼睛全神贯注地看了一会儿静仪,道:“老四家的姑娘骑射真不错,不比她几个小皇叔差呢。”

康熙身边那位钱姓日讲官正是新科进士,年纪不大,但嘴皮子很溜,最是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原本就他这资历,远远轮不到来皇帝跟前侍奉。可康熙就是很喜欢他,回回出门都指明要用他。

钱大人方才被石坤抢了风头,而今终于瞅着了机会。他也知道康熙喜欢四王爷府上这个小格格,为确保周围王公贵族都能听到,提高了声音朗声拍马道:“微臣的祖父曾经有幸也在顺治爷身边做过日讲官。顺治爷曾经对微臣的祖父提到过,太皇太后年轻时候,也就是格格这个年纪,在那次在科尔沁的白节[2]庆典之上,跟格格一般,在大草原上策马而来,英姿飒爽,端得是巾帼不让须眉,叫那些蒙古的王公贵族都看直了眼睛呢!”

石坤:呵,男人。

静仪原本是在聚精会神猎兔子的,猎到兔子后,才发现了远处多了康熙一行人。她原以为阿玛他们都去营帐休息了,才偷偷跑出来玩的,怎么就这一会儿的功夫,所有的宗亲贵胄都出来狩猎了?

静仪忙调转马头,快马赶来。

康熙和阿玛还有叔伯们都在,那是必须下马来行礼的。

静仪勒住马头,轻快地飞身下马,稳稳地落在地上,对着康熙行大礼道:“孙儿请皇玛法安。”

康熙这几年都没怎么见过静仪,印象还停留在那个坐在和妃身旁,充小大人跟和妃唠家常的三岁小姑娘。

四格格已经九岁了,身子开始抽条儿,越发-漂亮了起来。因为这日是出来行围的,她梳着简单的一字头,发间点缀几朵轻巧的小绒花,双耳各戴三颗南珠耳珰,大红色骑装和披风,领子上点缀了一圈柔软的白色,不知道是兔子还是狐狸的毛,衬得她一张小脸气色极好,跟当年的温宪有着七八分相像。康熙一个恍惚,还以为看见了年少时候的五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