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26章 慧仪(第2/4页)

冰香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原本炭火是够了的,谁知道今年的冬天如此费炭呢?想当年福晋管家时候,每年都会多给一些炭的,可自打那年年主子管家起,就丁是丁卯是卯了。”

四爷一进门来,把两个丫头吓得不轻,只有跪在地上磕头的份儿。

四爷不管他们,径直走进去看武氏。

四爷看武氏过得的确潦草,闲谈之间便提起了炭火的事情。

武氏倒是没怎么遮掩:“今年冬日格外漫长些,可份例就是份例,从开府就定下来的规矩,年妹妹当年只说是照章行事,福晋也不好驳,就这么延续下来了。那些库房的奴才们就跟得了尚方宝剑似的,能抠下的绝对不多出一分。”

虽说武氏是在耍心眼儿告年氏的状,但说得也是大实话,并也没说谎。

四爷难免对年氏有了不满的想法,武氏是在阿哥所就跟了他的女人,过成这幅困窘样子,他也有责任。

四爷从武氏那里离开后,这件事情就这么传了出去,年氏听到后,伏在嬷嬷身上哭成泪人。

她知道这是福晋在整她,她也知道,执意要求换掉小阿哥身边的嬷嬷会引起福晋的不满。

可她的孩子这么弱,这么小,福晋选两个乳母,其中一个就跟福晋的嫂嫂有亲,另一个听说是福晋在宫里就有交情,这些人绝对可以为了福晋害她,她不放心,想要亲自挑选最好的给她的孩子,有什么不对?

她明明替他生了孩子,四爷却对她冷了。福晋的事情在前,武氏的事情在后。四爷虽然没给她脸子,但明显不是前段时间的样子。

年氏开始胡思乱想,是不是因为她家里还有几分助力的缘故,四爷才没有厌弃她?

年氏这次是真的想多了,四爷虽然对她心生不满,但绝对没有到给她脸子的地步。他就是觉得年氏年纪太轻了,很多事情不知道如何处理,桩桩件件都要他来操心。可能他也是年纪大了,外头要操心的事情太多,府上的事情想管却力不从心,让他感觉跟年氏在一起有些累了。

四爷怕自己的心思被年氏看出来,月子里多心,才会尽量少过来一些。

可年氏还是多心了。

汪嬷嬷心疼地替年氏擦眼泪:“主子,可不能这样,您身子原本就弱,这样下去会落下病根的。”

年氏哭得都有些抽搐了:“嬷嬷,若是他真的那么想我,我真不知道如何熬下去了。”

福晋和年氏都出了状况,管家的责任最终落在了李氏身上。

武氏的问题要解决,福晋的病不见好转,年氏月子里又病得起不来床……李氏刚刚上岗就有这么多状况,不免焦头烂额。

李氏不是管家的材料,这些年不求上进舒坦惯了,得了空忍不住跟静仪抱怨:“弘晖阿哥出生那阵儿,我也是替福晋管过家的,从没觉得这么不凑手过。可能真是老了,年纪大了,扛不住折腾了,就这几天功夫,我这累得手都抬不起来了。”

静仪殷勤地给李氏捏肩,笑道:“哪里有这么夸张?额娘,你可别胡说,阿玛前儿还说您是享福享多了,看着就是不长年纪呢。正好,我收到了富察大姑娘的帖子,明儿富察大人做寿。不如额娘先丢掉这一摊子事,同我一起出去好好放松一下。”

李氏感受着静仪在肩上敲敲打打的小手,跟四爷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闺女可真是贴心的小棉袄呀!

李荣保府上距离雍王府并不远,静仪在车上稍稍打个盹儿的功夫,车子便稳稳停到了富察府的朱色大门前。

出来迎接李氏和静仪的是李荣保兄长马齐的夫人赫舍里氏,跟李氏见礼过后,带着李氏和静仪往里头走去。

“我那弟妹肚子大了,怀相又不好,我叫她在里头歇着了,这才没有出来迎李主子,还望李主子莫怪。”

李氏忙道主家客气了,有身子好好保养云云。

赫舍里氏道:“四弟一直外任,前段时间身子实在不好,幸而万岁体恤才得以回京休养,知道他回京的人并不多。因想着这次生辰也不是什么整寿,故而没请多少人。那日十二福晋去家里头吃茶,说是想请四格格来玩。我这侄女儿也是个实心眼的,就真给四格格送请帖了,若是知道格格赏脸,大姑娘怕是高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