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23章 解围(第3/4页)

佟国维还有一个儿子在雍正年间袭了一等公来着,会是谁呢?是不是她未来夫婿的祖父庆恒?

佟家应该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吧?

= =

福晋也收到了佟家的帖子,特地请了四爷过来用膳。

四爷体谅福晋道:“这段时间,为了孩子们的事情辛苦你了,大冷天的跑一趟怪难受,叫李氏带静儿去吧。”

福晋若有所失道:“都听爷的。”

带静仪出门这事,叫福晋去吧,她嫌麻烦。不叫她去吧,让李氏代她,又觉得心里不舒坦。

很微妙的心理。

所谓“亲事”,只是四爷和隆科多的口头之约,还有很大回旋的余地。现下看起来,佟家倒还对这约定挺当回事儿的。

四爷对李氏说,对外只说是走是亲戚。为了避人耳目,李氏还带了放学回来的弘历和弘昼一同过去。

皇太后崩逝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剪头发,在静仪泪眼婆娑的请求下,四爷终于同意了她留头。而今的静仪头发已经能扎起两个小揪揪,缀上几点或金或玉的小小头花。

如果是之前没头发的样子,静仪还真不想出门见人了。

到了佟家后,弘历和弘昼就被引去了前院。庆恒的夫人陶佳氏同儿媳索绰洛氏早早就在门外候着了,一见李氏和静仪就满脸热情地迎了上来行礼:“请李主子安,四格格安。”

李氏回了一礼,陶佳氏笑着把李氏和静仪往里头让:“家里老爷子还病着,虽说迁了宅子,却也不敢张扬什么,只请了自家人过来用些便饭。招待不周之处,还请李主子和四格格见谅。”

李氏道了声“有劳”,跟着这婆媳两个一路向里。

厅上已经坐了几位夫人,见到李氏和静仪纷纷起身行礼。

李氏推辞不过,终究还是坐了上座。

陶佳氏所言不错,这厅上请的几位太太不是外人,都是佟家的本家媳妇。佟国维有七个儿子,儿媳、孙媳加起来都能占满半个屋子。

李氏比在座陶佳氏等几位太太都低了一辈儿,不敢托大。几位太太姿态放得更低,频频奉迎李氏,夸赞静仪,场面一度十分和谐。

婢子们换过两盏茶后,索绰洛氏引着一个十岁左右男孩来了厅上,对着李氏并几位太太见礼。

佟六爷庆复的夫人对着李氏小声解说:“这就是五哥老大家里头的坤哥儿。”

静仪内定的夫婿人选。

李氏立马来了精神。

这日陶佳氏请来的女眷都是有眼力劲儿,来做捧哏的,见到坤都便你一句我一句地夸起来。

静仪打量着坤都,这个少年生得很是周正,形容举止十分得体,唯一的不足就是看起来有点倨傲。坤都作为庆恒的嫡长孙,生得体面,家世得力,据说还是整个佟家里头读书最好的,的确也有倨傲的资本。静仪表示理解。

陶佳氏的丫头匆匆忙忙跑进厅里头来,对着陶佳氏报道:“太太,三爷府上的二太太来了。”

整个厅上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方才陪着李氏热络说话的陶佳氏亦是神色一僵:“她来做什么?”

看着一屋子人都是这般如临大敌的样子,静仪差不多知道,这位“二太太”大抵就是隆科多的爱妾李四儿了。

静仪在家时候也听马佳嬷嬷说过,李四儿原本是隆科多岳父的侍妾,某日跟佟三爷隆科多看对了眼后,隆科多就想着跟岳父讨了过来。

送侍妾挖自己女儿墙角的事情,隆科多岳父自是不肯,佟三太太亦是百般阻拦,隆科多下了大工夫才把李四儿给弄到自己枕边。

李四儿因着入府不顺的事情对正房太太怀恨在心,日渐得宠后越发嚣张,最后直哄得隆科多将正妻锁到偏院,只留了几个哑仆送饭,生病了也不给请大夫,不叫亲人儿女探望,走得很是凄凉。

隆科多府上原也有个很是得宠的卫姓姨娘,被李四儿逼得上吊以后,隆科多浑不在意,其他人就敢不敢出头了。

厌恶李四儿的人不少,背后骂她的就更多了,甚至有人说她“置原配如人彘”,可见此人十分不得人心。

若是旁人家的姨娘,陶佳氏是断不肯叫进的。可隆科多正是春风得意时候,李四儿又是隆科多府上的“二太太”,陶佳氏想拦也拦不住,只能好声好气请进来,省得她在门口撒泼骂人,更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