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虫灾(第4/7页)

他们一家做饭用的是电,吃饭时可以在凉爽的海岛,回到家里还能用冰,尚且觉得日子十分难熬。村里那些需要烧火做饭的人家可怎么过,梁康时这么一想,也觉得难怪梁六叔这样的老人家会中暑。

下午两点多钟,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梁六叔的儿子开着梁衔月家的车回来了。

他先谢谢梁康时愿意把车借给自己家,梁康时忙说这是应该的,追问梁六叔的情况,也奇怪他们怎么这么快回来,不留在医院多观察一会儿。

“我爸还好,中暑程度比较轻,打了两个点滴就恢复过来了。我们也想在医院多观察会儿,但是医院的病人实在太多了,听说本来中暑的人就住满了病房,今天送来的病人又翻了几倍,我们留在那也没有床位。

我想着,医院有空调,哪怕只有走廊上的座位,让我爸多坐一会,也比在家待着舒服,结果你猜怎么着?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想,走廊上也全是人,有些病人明明都好了也不愿意出院,还得安保一个个劝走,我爸一看,别在这丢人了,赶紧回家吧!”

两个人又感叹了几句这鬼天气,梁康时随口问到:“六叔是不是闲不住,在家做活了,这才中暑了,你得劝劝老人家,现在身体最重要。”主要是因为梁六叔中暑的时间是早上九点多钟,也不是最热的时候,所以梁康时才有这个猜测。

梁六叔的儿子说:“你还真是说准了,不过有一点猜错了,他不是在家,他是去地里干活了!”

他一提起这事也愁容满面:“你是不知道,每天我爸一大早太阳还没出来就会去田里看看,地是他的命根子,我们也没拦着,早上不出门还能什么时候出门?没有比早晨更凉爽的时候了。

结果今天去地里一看,玉米一夜之间生了虫,把玉米叶咬的啊,差点就吃秃了。我爸一看就急得不行,赶紧回家兑了药来打,一直干到九点多,太阳升得老高,他这心里焦急,又顶着太阳干活,这才倒下了。我到处找不到我爸,才去田里看,那时他就很不舒服,我就赶紧来借车送他去医院。幸好没什么大事。”

梁六叔的儿子想起自己在医院的见闻,这么热的天里还打了个冷战:“那些情况严重的人浑身都抽搐了!好几个人都摁不住,医生说这些严重的人身体里的器官都烧坏了,死亡率特别高,让我爸千万别在这种天气里顶着太阳劳动,这次还算幸运,下次就不一定了。”

梁康时听了也心有余悸:“要听医生的话,先让老爷子在家好好休养吧。”

梁六叔的儿子走了以后,梁康时把这些话讲给甄敏听,甄敏一边为老人家因为心疼农作物这才不慎中暑惋惜,一边惊讶于玉米地生了虫。

“咱们这里的玉米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大规模生虫的情况,而且今年的农药也打了,化肥也上了,难道是种子有问题?”

即使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梁家村人对待农田也从没敷衍过,很多东西买不到可以将就,但是种地时不管是种子、化肥还是农药,都力求和原来一样,没有一丝敷衍,可还是出了问题。

“这是个大事,村里肯定会重视。”

————

玉米大范围生虫的事情很快惊动了农业站的工作人员。在一个天刚蒙蒙亮的早晨,两个工作人员出现在梁家村里,他们要去找家里玉米受害最严重的赵卫民家里。让赵卫民带着两个人去他家地里。

这两个工作人员正是当时在化肥厂下发洋姜和丝瓜种子的人。他们一个年轻一点,看着像刚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叫王晨,一个看起来有40多岁,皮肤微黑,梁家村村民对他比较熟悉,都管他叫老杨。

赵卫民把两个人往他家地里引,脚步都有些踉跄。要知道他刚发现玉米地里生了虫时,见到整片田里的玉米叶上都爬着灰色的长条虫,把叶片吃的只剩中间细细一条,边缘都是参差不齐的咬洞,当时就一股热气直冲脑门,差点栽倒在田里。

“你们看看,这可怎么办啊!”赵卫民摊着手站在农田边,急得脑袋冒汗。

今年阳光毒,又不下雨,玉米苗长势缓慢,还被晒死了很多。他们这些农民想办法借了水管水泵和发电机来,费了好几天的功夫,总算把地浇过一遍,玉米这才长了起来,现在才刚长到腰的位置,穗还没结,就被虫子给啃咬的没剩几片叶子,这还怎么结玉米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