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双喜(第3/5页)

就是这几句,把才给自己挖了无数个坑,才终于交出份让额娘满意的答卷。不必再困囿于无逸斋跟直郡王府之间的瑚图里宜敏比又一个猛子,狠狠扎进了学海里。

日盼夜盼,就盼着乖侄女儿早日忙活完,赶紧回来帮忙的胤禟:!!!

胤禟万分焦急,生怕好搭档被大嫂扣在府里再不许经商。以后漫漫商路,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努力拼搏。

捐银事件之后,难得主动地往直郡王府。

结果,一个人的沉迷变成两个人的执着。废寝忘食的,连店面跟厂子里的经营都悉数交给了底下的奴才们。

直到小弘晰满月前夕,打定了主意的胤禟才往毓庆宫找太子首肯。

难得浮生半日闲,正与龙凤胎闲坐品茶的太子啪嗒一声,上好的钧瓷茶盏就片片碎裂,温热的茶水溅了胤礽一身。

吓得胤禟一哆嗦:“咱,咱可说好了啊,去年初冬,弟弟差不多所有积蓄都捐给了国库。可,可没有许多银子,赔太子二哥你这金贵茶盏。”

毕竟黄金有价钧无价。

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更何况,太子手里的还是宋朝古董钧呢?

胤礽一愣,继而低笑出声:“放心,是孤手上没拿稳,再不会跟你索赔的。不过,你得跟孤好生交代。怎么好好的,还想起出海了呢?”

未必咱们大清这江南塞北,幅员辽阔的,还不够你折腾吧。

胤禟笑笑挠头,能让一个商人不远万里苦苦追寻的还能有什么呢?当然是商机了。但胤禟知道,太子二哥是自家皇阿玛一手教养出来的。

对商人与商业的轻慢,也是刻在骨子里的。把挣钱,挣更多钱这样铜臭气息满点的理由拿出来,不但得不到赞同,还保准能得一场耗时良久的训诫。

为此,九贝勒聪明地将自己所欲套上了一层精忠报国的外衣。

“也不能总让那些洋人拿着他们的洋玩意儿,挣咱们大清的真金白银吧?咱们呀,也该试着打开他们的市场,去赚取真金白银。引进他们的好东西,丰富咱们大清的国库。”

别的不说,那土豆、番茄、辣椒,可不都是外头进来的好东西?

尤其土豆。

自从它被大量种植之后,各地粉条厂、淀粉厂遍地开花。百姓收入水平连年提高,四海之内再无饥馑。

各省百姓感恩戴德,连人口都提高了不少。

可凡事有利必有弊,那土豆虽好,却禁不住连年种植。同一片土地,连着种三年以上的土豆。那产量就肉眼可见地降低,品质也特别不好。

与别的庄家轮作之后,才没有这方面的缺憾。

可习惯了一亩地动辄几千斤的产量,谁还愿意再回到以前一亩地最多两三百斤的时候呢?寻找跟土豆一样高产又不挑地的粮食品种刻不容缓,胤禟表示自己愿意接过这个重担。

去遥远的大洋彼岸,为大清百姓寻找这段福音。

呵呵。

太子冷笑:“你这理由,连阿午都骗不过,还想来敷衍孤吗?不是敷衍,是发自肺腑?那成,孤将你的原话写在信上,快马捎给皇阿玛。他老人家若是同意,孤便无二话。”

胤禟:……

那他要是能同意,爷也不至于往你这儿来退而求其次啊。

二哥,好太子二哥的一顿商量,结果也是无功而返。亏得胤禟在做生意上有十足信心与耐心,持续不断劝说,就等太子一个不厌其烦。

胤礽直接拍了拍他肩膀:“别想了。皇子无诏不能随意出京,你想达成心中所愿,必须得征得皇阿玛同意。”

孤只是个代理监国的,并没有那么大权利。最多,最多给你划两艘船,让你派人拉点东西试试水。

若确实收入可观,你就以此为例,尝试说服皇阿玛。

若反之,也趁早死了这条心。

其实原本也就是这个目的,但怕太子坚决不肯,所以先狮子大开口一下的胤禟笑:“如此,就多谢太子爷成全了。”

反应过来的胤礽狠狠一拳砸在他肩膀上:“好你个贼老九,竟还演到孤面前了?”

“你赔孤的钧窑茶盏!”

胤禟摆手:“太子二哥刚刚才说是自己手上没拿稳,再不会找弟弟索赔的。你好歹也是一国太子,就算不如皇阿玛金口玉言,也不兴出尔反尔的呀。”

胤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