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3页)
“吃树皮的,病的,到最后,也没有几个逃到这里,咱们这里,太穷,所以乱归乱,倒是没有什么大事情,活下来的人多,后来又乱了十几年,新朝建立,高祖皇帝发下日历来,咱们的日子就慢慢的过起来了。”
终于到了庙会,谢家人挤到戏台前面,谢继宁看着这个简陋的戏台,就是木板搭建的一个方形台子。
背面是立起来的,一大块布作为背景,有两条布联门,门上有出字,右边“出将”二字;左边“入相”二字,看起来简陋极了。
谢如方谢如桐分别把谢继宁和谢继平举到肩膀上,谢继宁吓得紧紧抱住谢如方的头部,谢如方哈哈大笑,双手把住谢继宁的脚,谢继宁慢慢的平静下来,这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这个独特的视角是谢继宁从来都没有过的,可能上辈子自己的爸爸这样抱过自己,但是谢继宁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
而这一辈子,谢如方也很疼爱谢继宁,但是谢继宁前生是一个成年女生,所以这一辈子没有和谢如方特别亲近,下意识保持距离。
在这一刻,谢继宁忽然就释怀,一切都是上天自有安排,冥冥之中,有他的道理,自己能做的也只是“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1)
谢继宁津津有味的观察着周围的人,有好多家的小孩是像自己一样坐在长辈的肩膀上,还有的个子不是特别高的频频垫脚。
只听见敲锣打鼓的声音响起来,戏曲开始了,谢继宁仔细观察,这些表演应该是花鼓戏的一种,热热闹闹的。
谢继宁看得激动,忽然感觉自己老爹使劲捏了一下自己的脚,谢继宁才发现,自己把老爹的头发都纠下来了。
真的是太久没有见世面,谢继宁嘲笑自己,放现代来说,这一类节目,从来都不在他的兴趣点上。
但这个时候谢继宁却听得看得心潮澎湃,直到结束都还在回味,连谢继宁这样见过世面的都这样,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回家的路上,众人一直在讨论,演员穿的戏服,唱词,舞台,锣鼓声,都是大家反复说起来的点。
由于两地路远,谢继宁一家在半路的草地上找一个地方坐下,谢老三拿出数十个包子来分发。
分发的时候爷爷谢老三心疼得直抽抽,而谢继宁奶奶李杏花更心疼,一边吃包子,一边嘀咕,这包子的钱都够买好几斤粮食,够咱家吃两三天,回家自己做,能多出一份来。
听了奶奶李氏的话,谢继宁正在若有所思间,就见远远的一辆马车来朝着这个方向驶来,到草地边上停下来了。
只见一个汉子跳下马车,然后转头扶下一个中年男子下来,众人抬头望去,只见这个男子面容精湛,一身青衣干净整洁,谢继宁来这里还还没有见过这样干净的人。
一时之间,谢老三等人的声音都小了起来,因为这个人一看就是大人物,富贵人家的老爷。
谢家人悄悄的看着那个汉子从马车上拿出一个垫子,垫在草地上,中年男子坐下休息,那个汉子自己则是喂马去了,结束之后将马拴在树上,让马休息。
见两人只是单纯的休息,谢家人慢慢的放松下来了。
谢继宁奶奶李杏花和二婶杨氏讨论起来了剧情和唱词,说着说着就卡壳了,谢继宁在一旁接到:“灯从唐朝起,灯从唐朝兴,王母娘娘眼睛痛,许下三百六十盏大红灯……”(2)
谢继宁见一家人都等着自己,看着自己,就一口气将这一段七百多个字的唱词唱完了,因为这个小调的曲比较简单,谢继宁还模仿了调,一家人听得如痴如醉。
只听得旁边一声赞叹:“好”谢老三等人转头看去,只见青衣人笑着问道:“老人家贵姓,”
谢老三低眼回答:“我家姓谢,叫谢象远。”
“谢兄弟,我看你家这个小孩天生聪颖,未来必能成大气啊!”
谢老三听得高兴,但是话上却谦虚的说道:“当不得您的一声兄,他小孩子家家的,当不起,当不起。”
青衣人笑着自我介绍:“我姓刘,叫刘方杰。”
见众人脸上并无异色,只有刚刚背词的小孩双手抱拳道:“刘先生,”
才反应过来,这些人只是普通民众,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只有这一个小童反应过来,如此更显此子不凡,便问道:“人之初,性本善……我刚刚一共念了十句,你能不能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