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2/3页)

简雨晴一家人交换眼神,默契地走进屋里。他们点了一碗小馄饨,分而食之。

简雨晴先喝了一口馄饨汤。

汤汁清澈,隐约带着点胡椒粉的香气,配上蛋皮丝和虾皮,倒也是清爽可口。

她再来一颗馄饨。

馄饨皮薄如蝉翼,里面的肉馅挤挨在一起,咬下去劲道十足。初春的日子喝上这么热乎乎的一碗馄饨,小日子都觉得松快多了。

简雨晴打了个合格分,觉得要比先头胡饼铺子做的味道差上不少。不过简娘子、简云起和简岚却是吃得开心,脸上还有些意犹未尽。

就是这碗馄饨得十文钱。

简娘子一边付了钱,一边肉疼,瞬间打消了再来一碗的念头。

简雨晴带着家人在扬州城里转悠了一个上午。这里与贫瘠的河头村完全不同,富丽堂皇到让人瞠目结舌。

百文的纸鸢放在其中,也变得那么不起眼。简岚看得战战兢兢,难得乖巧地跟在简娘子身边。

简娘子看得眼花缭乱,只觉得处处都好。她最后将挑选地段的任务全权交给简雨晴,只巴巴地跟在后头。

简雨晴与两人反应截然相反。

她走得精神抖擞,越发兴奋,一双眼睛是越看越亮。

越是富贵,越是舍得花钱。

简雨晴带着家人来来回回转了好几圈,基本选定目标。她伸手指向前方,下定决心:“我觉得府学门口就不错。”

简娘子惊呼:“府学门口!?”

三人齐齐向前看去——扬州府学占地广阔,两侧绿树成荫,还有公认休憩交谈的凉亭走廊和假山。

门口站着不少小厮和脚夫,道路两侧摆设着不少铺子。卖茶水的,卖饮子的,还有卖胡饼蒸饼和汤食的,就是与旁处不同这里没几人叫卖,说话都是轻声细语,仿佛担心会惊扰到里面读书的郎君们。

“这地方……真能有生意?”

“阿娘,没生意的话门口哪里会有这么摊子。”简云起小声道。

“也,也是。”简娘子点点头,很快又想起一件事:“你们爹爹也曾在学府里读书过,但那时他好像都是在里头用的吃食。”

“走,咱们去边上坐着。”简雨晴拉着家人来到凉亭处,坐在里头歇歇脚的同时,继续关注着府学前的情况。

随着时至正午,路边的摊子也渐渐变多。等学府里响起一阵钟声以后,外间的小厮、脚夫和摊子老板都直起身来,纷纷掀开锅盖,随着菜品香气散开的同时诸人也扯着嗓子开始叫卖:“刚出炉的胡饼,三文钱一个,五文钱两个!”

“刚出炉的糯米枣糕!”

“热乎乎的杏仁粥,只要八文钱一碗!两碗十五文钱!”

“羊肉蒸饼,羊肉蒸饼!”

“时兴的松花饭,一大碗二十文钱!”

出来的学生数量不少。

有人上了轿子马车,也有人三三两两往远处寻食肆而去,也有不少驻足在门口:“给我来一碗松花饭。”

“给我装碗杏仁粥。”

“来两个蒸饼,有菜馅的没?”

这条巷子瞬间烟火气十足。

熙熙攘攘的学子让简雨晴定了定心,嘴角扬起一缕轻松的笑容。她心里有了数,便带着简家人起身往回走。

“雨晴,这就回去了?”

“嗯,后面两天我自己来瞧瞧,定下了再和阿娘说。”简雨晴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简雨晴连着三日到府学门口观察,终于定了主意。

第四日,她揣着钱去寻了府学坊的市长。市长听得她的来意,仔细打量了眼简雨晴身上半旧的粗布衫裙。他皱了皱眉,缓缓问道:“小娘子打算卖什么?”

“打算做烙饼来着。”简雨晴简单介绍了下,“就是用鸡蛋和面糊做的饼,上头放些菜和吃食的。”

市长抬眼看了看简雨晴,温声道:“小娘子兴许是不知道?咱们扬州府学里是有食堂的,学生们吃食还有补贴。”

“其次外头也有不少铺子。”

“这里的生意不好做,市金也不便宜。”

简雨晴道:“我想做这个。”

市长看简雨晴态度坚决,也没有再再开口阻拦:“八尺宽的地,一个月市金三百钱,三个月起签,按月收钱。”

简雨晴惊讶:“三百钱?”

市长看了她一眼:“小娘子是嫌贵?你要想好了再定下?签了契书之后可就不能反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