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犹抱琵琶半遮面(第6/6页)

只随意笑道,“简单,将你的琵琶带上便好。”

这一晚,赵荣说了好多龙泉的事,满足她的好奇心。

尤其听到艾根才大爆,小姑娘露出跃跃欲试之态。

翌日清晨。

曲非烟在马棚内又拽出一匹马,赵荣放慢速度,领她一道返回山门。

客栈这边暂时就交给芦贵、包不颠他们。

同福客栈已经与全子举挂钩上,成了衡山派在城西码头附近的情报分舵。

这边的江湖人特别多,散布消息极快。

尤其谈起青岑剑、双石剑这些衡山剑侠与魔教大战的内容,简直让客栈的酒水都不够卖。

这些武林人往外一传,众多武林人都知道了。

赵荣早与同门提过,

众弟子晓得莫大先生又收了个小徒弟。

一路带着曲非烟入山门时,引起不少同门热情打量。

在听风台练剑的弟子很多,目光一道接着一道扫来。

“大师兄,”

“小师妹!”

喊小师妹的声音显然是更大的。

无论从哪方面看,小师妹都要比小掌门可爱许多。

小掌门好相处,但总归是有威严的。

这小师妹就不一样啦,

十二岁的小姑娘,一双大眼睛那样伶俐可人,脸上挂着怯生生的腼腆微笑。

四下好奇打量时来回走动,一身绿裙摆来摆去,像一只小蝴蝶,又像是在衡山派这棵老树上,突然开出的一株小嫩苗。

勃勃生机,萌发于春季,叫山门中的春风都更生动可爱了。

素来从容稳重的冯巧云拨开了两名‘碍眼’师弟,迈步走来。

作为衡山十四代弟子中的第二高手,冯师姐背负双手,朝小姑娘说话时微微下一点腰,显得那样亲切。

小掌门在一旁都有些吃味。

“小师妹,叫什么名字?”

其实她是知道的,只是问给旁人听。

见她有点羞涩腼腆,免得自我介绍时会脸红。

“这是你冯师姐,”赵荣在一旁介绍。

“我叫赵非烟。”

“冯师姐有礼,”曲非烟乖乖拱了拱手,又朝听风台的众门人乖乖拱手,“诸位师兄师姐有礼。”

听到稚嫩又甜甜的嗓音,叫众门人们的眼中闪出笑容。

大家也拱手,话音友善:“小师妹。”

冯巧云冲着赵荣笑了一下,把曲非烟手中的琵琶递给他,然后拉着小师妹去了听风台。

很快,听风台上传来阵阵爽朗笑声。

气氛是那样的愉快,

大家瞧着小师妹,都有种瞧邻家小妹妹的感觉。

问长问短,关怀备至。

各位师兄师姐都拿出最温和的嗓音,曲非烟也极为有礼,温婉又善良。

三脉门人都在称赞:“莫大师伯好眼光!”

“是啊,小师妹灵气逼人,又那样可爱,尤胜同年纪的大师兄。”

“小师妹要练剑,师姐给你喂招。”

“……”

赵荣本想提醒同门,

你们把小狐狸当成小绵羊了。

但瞧见小狐狸满是享受的样子,想想还是算了。

她从未拥有过这样温暖的大家庭。

自打三脉归一,大师兄当了大家长,衡山派的气氛真的好。

本就是一群音乐人,又修的镇岳诀。

没了掌门之位的悬念,众门人的心早就沉静下来。

现在门派蒸蒸日上,这关口瞧见充满灵气的可爱小师妹,自然叫他们欣喜。

平生的善意,纷纷掏出。

可这一幕画面,却在赵荣脑海中形成巨大反差。

他想起自己入门那日,在云雾殿是怎样的光景。

一时间,竟然‘悲从心中来’。

小掌门在听风台外围,痴痴地瞧着这一幕.

少顷

听风台上的衡山弟子均是一愣,一段忧伤小调传入他们耳中。

刘府弟子反应最快:“谁起的悲调?”

“是啊,这等好日子怎得弹起悲调?”

他的声音有点大,忽然瞅见声音的来源。

衡山小掌门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朝藏剑阁方向走去,

“曾拟扁舟湘水西,夜窗听雨数归期。归来偶对高人画,却忆当年夜雨时”

不是潇湘夜雨,又是什么呢

远处屋顶上的老人捋须点头,眼中满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