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重兵出击(第2/2页)

杨遂道:“谨遵太尉钧旨!不过,与敌接战,不必再受此约束吧?”

狄青道:“不必。最后剩下的这些党项人,算是决心反叛朝廷到底的人,必须严惩!此次进击,除非党项人主动投降,不然一律格杀!”

张玉道:“若大开杀戒,只怕朝廷会——”

狄青摆了摆手:“不必担心朝廷。我们到底如何,朝廷早有定断,没有必要考虑了。此次战事,许多将士并没有得到许多军功,朝廷虽说回去重赏,军兵总是不满。最后战,那便放开手,让他们与党项人决一死战。得到军功,对将来大有好处。”

张玉和杨遂对视一眼,都觉得狄青好似胸中不平,借着最后一战发泄的样子。

狄青当然不满意。本来进攻党项,按照安排,自己所部是当然主力。结果却是鬼使神差,最大的功劳被韩琦抢去了。星星峡到兴庆府,数千里路,韩琦所向无敌,没有大战就直入兴庆府。反而是自己碰上了灵州坚城,打得异常辛苦。最后攻横山,本来一切都好,结果属下有人管不住手,抢掠百姓,让朝廷派了刘敞来。军功打了折扣,军纪也让朝廷不满,狄青窝了一肚子火。

没有韩琦所部做对比,狄青的军功无可置疑。灭党项,与杜中宵的功绩相差无几。可有了韩琦所部在那里,狄青的功绩便就大打折扣。最后手下将领纵兵抢掠,更是让他颜面尽失。虽然嘴上不说,心中却觉得无比窝囊。又没有办法,除了有确证据的,根本无法管派出去的将领。

这个时候,狄青终于能够理解杜中宵河曲路军制的目的。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能事事管到,只能够靠制度。但靠制度,确实不是狄青擅长的。随着战事临近结束,狄青觉得迷茫,不知道自己今后的路在哪里。自己这样的将领,已经不是朝廷所需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