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3/3页)

面前的紫衣青年仍如初见时一般风姿昳丽。

濮阳夏往他嘴里塞了一颗葡萄,问他:“好吃吗?”

最好吃的葡萄,没有玫瑰香,没有荔枝香,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的香气,只有葡萄的本味。浓郁的,芬芳的,润泽的甜,调和的酸,汁水丰沛,如饮甘露。

它比濮阳夏吃过的所有荔枝都好吃,也比滕元吃过的所有荔枝都好吃。

“这是最好吃的葡萄,”濮阳夏说道,“但你想吃的是荔枝。”

……

濮阳夏:“七十年了!他就是要吃荔枝!”

“让他换一个愿望也不肯!”

濮阳夏运不来数千里外的新鲜荔枝,也结不出荔枝味道的葡萄,硬是一辈子都没能完成恩公的心愿。

这也不能怨恩公,濮阳夏又十分不甘,于是对荔枝怨念深重。

荔枝到底有什么好的!

詹言忽然想起了他在哪里听过“滕元”这个名字,是在小学的课外补充阅读书目里。

打开搜索引擎键入“滕元”,果不其然,滕元是个还不错的诗人,虽然他的水平没有进入教科书的第一梯队,但是能在课外阅读补充书目的第二梯队里。

除了诗人,滕元还是个美食家,闲着没事就研究各种美食,还写美食相关的诗,尤爱荔枝,一生中写了七十多首赞美荔枝的诗。

……这天天吃着濮阳夏送的精心培育的大葡萄,然后还心心念念着荔枝,怪不得人家一个不甘心就不甘了四百多年。

再看看滕元的生平。

滕元只在十五岁的时候和家人在岭南住过一阵,十七岁回到北方之后,此生再也没有去过岭南。古代想从岭南运荔枝到三千多公里的北方不是一般的难,滕元是没那个本钱的。

所以说,他是只在年轻的时候尝过两年的荔枝味道,然后在余生中还写了好几十首诗来怀念。

这得多爱荔枝啊!

詹言觉得有点不对劲。

他继续刷着滕元的生平,忽然读到了一则记事。

滕元的朋友曾为一个擅画的人做过模特,朋友对画作不喜,擅画的人就日日来寻他修改,朋友不胜其烦。

滕元对他的朋友谑言:“你若说了喜欢,他就不来了。”

詹言品了品这句话的意思。

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