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第4/5页)

一万多兵马不知何日才能回西北,粮草都带上了,城中剩兵马也不少。本来就没了斗志,若全带上恐出变故,投降者有碍士气。

最开始还杀鸡儆猴,但后面人太多,赵王也管不住了。

众人下马,吃饭休息。

也就过了小半个时辰,饭刚吃完,赵王就感觉到地动,一旁人恐怕还听不见,但赵王行军经验丰富,总觉得不对。

他趴在地上,听着地动声更大,非得是千军万马,否则不会有这样的声音。

应该是萧秉承,带人追上来了。

交战耗费时间,况且兵马不足,萧秉承现在手里起码有五万人马,还有宁广山呢。

赵王道:“传令下去,立即整兵,向寮城出发。”

西北将士的确骁勇善战,可这么多日子以来,粮草不足,士气低迷,战马都没有越朝战马吃得饱。

赵王能感觉出不同来,连自己都没了斗志。

萧秉承想得也不错,才开春,停下休整时,还有战马低头啃刚冒出来的草皮。

萧秉承没歇着,得知城内有异动时,赵王已经走了半多时辰。

破鹿城,捉拿俘虏,而后萧秉承留了两万人马守城,自己带着三万兵马追了上去。

路上他看见宁广山放的信烟,得知赵王已经过了韶关。

宁广山也去追堵赵王了,只是等后来萧秉承赶上来时,两军汇成一军。

一路紧追猛赶,萧秉承估计,再有小半个时辰就能追上。成败就在今日,本来秦临渊想劝,这件事万全可以交给其他将领。

萧秉承如今是皇上,身份贵重,若这个时候亲征,受了伤也不好交代。

只不过云州城内,都已经知道先帝薨逝,萧秉承就是新帝,此时萧秉承若退却,自是不如他领兵亲征讨伐赵王好。

萧秉承身上穿着铠甲,红色披风被风吹得飘起,他身下枣红色的高头大马马蹄飞扬,过了韶关之后多山脉,两边是山坡是初春的嫩绿色,官路狭窄,这是萧秉承第一次来西北。

宁广山马头落后萧秉承半步,一边赶路一边道:“皇上,赵王手中已经没有炮车,此时回西北不知有没有人接应。他在韶关又折损了近千将士,臣估计赵王此刻兵马不足一万五。”

赵王手中有多少兵马萧秉承是知道的,刚刚众人下马听地动声,离得很近,估计很快就能追上。

他道:“先派一路人去探查,以免赵王设计埋伏。”

这么多年下来,以少胜多的仗赵王打了不少,几千兵马都能在他手中有大用,何况一万。

再追马上就追到寮城了,西北诸城朝廷已尽数收回。

守城有将领,听到异动大约关城门,然后若有信烟,大可前后夹击将赵王围住。此番赵王的确是受困之势,可不到最后一刻,萧秉承也不想掉以轻心。

两队兵马奉命探查,走在了最前头,以免地上埋着雷火。

过了约有三刻钟,再听地动声,已近在耳边。

这回萧秉承下令停军,此时已过了绵延的山坡,眼前是一片草原,天已大亮,只晨起带着些雾气。

此地离寮城不过二十里,赵王很可能在路上设伏。可若不追,让赵王打到寮城,破城而入,对朝廷只有害处,没有益处。

萧秉承下令,“追。”

二十里,十五里,十里,若在天上看,就能看见黑压压的两军慢慢逼近。

赵王选了处好地上,草原缓坡之上,也算易守难攻,他叹了口气,掂了掂手中的长枪,然后把长枪收入背后的枪袋,转手拿起弓箭。

远军用箭,近战用枪。

赵王道:“赵家军宁可战死,绝不投降。若有后悔者,现在自可离去。”

营中无人动,赵王道:“那今日就再痛痛快快地跟随本王杀上一回!”

全军列阵,盾兵在前,弓箭手在后,然后是骑兵和卒子,要么手中持剑,要么手握长枪。

阵型成环状,顺着坡列阵,赵王此刻就在阵眼处。

营中军马骁勇善战,目光炯炯,可差得太多了。

许副将后悔,为何不把所有兵马带上,他低声对赵王道:“王爷,如果实在打不过,您就逃吧,总得护着您见一眼世子。”

赵王目光放远,远处黑漆漆一片,不是林子,而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