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第4/5页)

楚国公府要出一个皇后了。

赵蕙茹亦是如此,只觉得这事儿来得突然,一方面为楚沂高兴,另一方面也为自己高兴。

这是她闺中密友,她夫君的妹妹,更是手帕交,这两年来一直有书信往来。楚沂能做皇后,赵蕙茹一百个一千个愿意。

且不说自己能得多少好处,哪家出个皇后,都是祖坟冒青烟的事,这确实是件大喜事,日后她的儿女,婚事都能更顺心。

而楚欣如今谨慎惯了,跟严氏保证,会管好府里丫鬟,至于林氏和赵蕙茹,二人对视一眼说道:“这些日子就少出门,皇上还未回来,登基大典封后大典尚未举行,府上就深居简出。其余的事,就交给四妹妹做吧。”

赵蕙茹点点头,“本来这两日还想回娘家看看,等些日子吧。”

严氏嘱咐完这些,心里也没有安定多少,只盼着皇上快些回来,登基大典封后大典早日举行。

如今不能喊成王殿下了,既有圣旨,那就是皇上。

不过早晚的事。

而彼时盛京消息尚未传到永城,楚沂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按部就班地,让成王府的下人每日施粥,这也施了好几日了。

就是今日城中难民已经往回撤了,迟砚说宛城启安还有些难民,但也慢慢往云州搬。

家乡故里,若没战事,早晚都要回去。

没有难民,日后也不用布施了,成王府得了些好话,楚沂算是得偿所愿。

今日留夏回来是为了跟楚沂说这事,“都说王爷在云州打了胜仗,估计都过不了多久,王爷就能回来了。”

楚沂笑了笑,云州到鹿城,估计还要再打几日。赵王那边姑且算着,大概还有个十天半个月才能完事,到时萧秉承再赶回来,肯定不会像去时那样日夜兼程,劳累不堪。

今日二月十五,等三月初吧,萧秉承就能回来了,到时正是阳春三月,也是好时候。

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如今叫烟花三月回永城。

永城这边得到消息的确慢,但是盛京城周边的城早已传开,先帝殡天,并且传于成王殿下。

次旨意,倒也无人议论,百姓们反而觉得不错。成王击退敌军,这样的新皇他们愿意。

和永城和盛京相隔甚远,不知也在常理之中,也省得楚沂像严氏那般担惊受怕。

楚沂如今只盼着战事早些结束,和萧秉承早日团聚。

而萧秉承这边,已守城两日,依旧在和赵王周旋。他也忙,自知先帝殡天之后,秦临渊十五上午就找了他的数次问他到底是怎样想怎样打算的。

皇上死了,那皇位传给谁?难道萧秉承就一点都不担心吗。

萧秉承自是担心,可如今战事尚未结束,他也不能把兵马放下不管,先回京争个皇位,然后再回来。

这岂不是在给赵王机会。

秦临渊不敢说赵王已退兵,现在谁守不是守,当初云州城守赵大人差点就受不了。

心只在心里感叹,难道有一句话叫做皇上不急太监急,这萧秉承不急,他却急得团团转,好似这皇位日后会传给他一样。

但秦临渊还是忍不住劝了劝,“王爷平定叛乱,本就有功,先帝又无子嗣,王爷难道放心把越朝交到别人手里?以王爷的天资和身份,名正言顺继位又有何不可。干等有什么用,这都什么时候了,难不成还要蛰伏?”

萧秉承的确动心,可战事未结束,他身为主帅怎可擅自离营。

秦临渊道:“时间还短,现在回去还能赶得上。赵王就是当初不争,现在想争了,反而不行,现在是多好的时候,抓住机会就能一步登天。”

秦临渊见萧秉承神色犹疑,便又加了把火,“朝中上上下下除了王爷,又有谁能坐得稳着皇位。藩王公子年岁尚轻,而黎王奉王等人,也并不合适。还请王爷三思!”

萧秉承道:“云州的事就交给秦大人了,若有要事飞鸽传书。”

他得回盛京一趟,快马加鞭两日也能赶回去,只是不知能否赶上。

况且他是偷偷回去的,也只能偷偷回去。

萧秉承又给迟砚传了信,让他护卫好成王府,以免生变。

萧秉承人在云州,骑马半日刚到启安,就收到了陆枕言寄来的信。

信中写先帝殡天,传位于王爷,万请王爷稳重自身,莫要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