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第2/5页)

百姓议论了一个月的陈王,如今都听够了,开始说起别的府的闲话。

谁家小妾没了,谁家儿子不长进。

而楚国公府此刻虽算不上热闹,但正院时不时传出几声笑,傍晚小辈们来请安,严氏已经和楚沂林氏商量着什么时候把楚瑾接出来了。

严氏觉得这是喜事儿,不过这档口也不能大办,就一家人自己热闹热闹算了,“就还住从前的瑾秋轩,里面东西也没变,也不用重新收拾一处院落了。我这给泸南去封信,让老夫人他们知道这好消息,也高兴高兴。”

苦尽甘来呀。

虽然当初的事还有黎王横插一脚,但如今黎王已经娶妻纳妾,孩子都好些了,惠妃估计对楚瑾也没什么心思,倒也不用太顾忌。

楚沂明白严氏的心思,毕竟女儿关在佛堂一年多,都没见过几面,同在一间府邸,还要顾及着外人的言语,自然憋屈。

但是……

她对严氏道:“母亲,当初长姐进佛堂是为祖母祈福,如今祖母还未回来,便把长姐放出来,是不是不太好?”

楚沂是半点没提楚瑾为何进佛堂,说是为老夫人祈福就是为老夫人祈福。

严氏想,的确是这个道理,做事周全些总不会出错。这陈王一出事,楚瑾就出来。

这皇上看了,还以为他们楚国公府藐视皇权呢。

严氏道:“那就写信请你祖母来盛京小住些时日,正好这会儿天也暖和,路上不太颠簸。”

反正也等了这么多天了,多等些时日就多等些时日,省得为楚国公府招惹祸端。

严氏把脸上的笑收了收,“还是沂儿心细。”

不过严氏没有提楚盈的事儿,虽然楚盈也在泸南,但是眼下并非让她回来的好时机,两个女儿有一个能好好地在府中待着严氏就已经很知足了。

况且,楚盈一点反省的样子都没有,严氏怎可能让她回来,回来丢人现眼吗。

楚沂羞涩一笑,道:“我也是想着当初长姐为祖母祈福,拳拳之心不可辜负,我这个做妹妹的,应该效仿才是。”

严氏点了点头,“你有这个心就够了。”

楚沂可不能再去佛堂待着。

请过安后,林氏和楚沂一块儿出去的。

她跟着楚沂说道:“你瞧母亲高兴的样子,仿佛年轻了几岁呢。”

楚沂道:“长姐能出来,母亲自是高兴。”

林氏:“我还听着英国公府那边主动问了问婚事,瞧着,都顺风顺水了。对了,你生辰是不是也快到了?”

“劳嫂嫂记挂,在后半年。” 丫鬟们在前头提着灯,楚沂也偶尔抬低头看脚下的路。

她和楚欣相差了一岁,不过一个生日在后半年一个生辰在前半年,其实算着也没有差满一岁。

这也是为何楚欣总觉得她事事都能比过楚沂,明明年岁也没有差那么多,但是却事事都让楚沂来,因为这些所以才觉得不甘心。

但人人都有不甘心的事儿,总不能事事由着自己的心意来。

今日在正院说话的时候,楚沂还想到楚欣了,也不知道楚欣会不会后悔。

林氏道:“那到时候嫂嫂为你庆生。”

小辈生辰都是简办,在家里给过过就行了。楚沂没小娘,也不知道到时候严氏会不会记得。

林氏原以为婆婆会因为楚瑾出来而忽视楚沂,但看今日的样子,看着实在不像。

这有两个好女儿,是人人都羡慕不来的事儿,日后出门,别人还不知道多羡慕呢。

怎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林氏所想楚沂其实也想过,早在楚瑾说那些话之前,她就想过楚瑾出来之后的日子。

但她相信林严氏并非卸磨杀驴的人,她和楚国公并不一样。再说,给了那么多东西,很多都是严氏为她争取的,就算日后不出门,对她来说也是好事。

就凭她得到的那些银子、庄子、铺子,楚沂无论如何都不会记恨严氏的。

楚瑾能出来,她是真的高兴。

楚沂:“多谢嫂嫂。”

走了一会儿,两人就分别了。

回去的路上,楚沂一边走一边想,盛京去泸南也有几千里,送信快马加鞭倒是快,但等老夫人收拾收拾再过来,路上不能颠簸,过来怎么也得在二十日之后,到时就进五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