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4页)

不仅如此,他还打算专门组建个农科部,用来研究各种粮食,看看怎样使得所有的农作物可以提高产量等等事宜。

即便是工部,也只是土木兴建还有武器的制造这些,而最百姓最需要的粮食,却无人重视,粮也一个国家的根本。

裴危玄刚登基,忙得也只是这些事情。

等到暮食时,他又过去德昌侯府陪伴玉娘用饭食。

如此歇息了几日,许沁玉也总算缓了过去。

已经到了一月中旬,再有半月,她就该嫁给四哥了。

……

而西南那边,经过这二十来天到年关的时候,整个西南都知京城发生的事情,知晓盛元帝跟伏太后做下的恶事。

也听闻许记酒楼和许记饭庄的那个东家的夫君竟就是竖王殿下,现在的盛武帝。

此事传开后,几乎震惊整个西南。

那些以前经常去许记吃饭食的食客们都要激动坏了,他们竟然吃了几年皇后做的吃食。

也因此,饶州城的许记饭庄几乎人满为患,即便里面的客人们已经住满了,但还有不少人在饭庄外面徘徊,想看看皇后娘娘开的饭庄是什么样子的。

弄得太守都加派官兵在城外许记附近巡逻,害怕出什么事儿。

所以现在光是许记,每个月都有近十万两的盈利。

就连饶州城的许记酒楼,都是日日爆满,西南的一些食客,发现饭庄客人人满为患后,就跑来饶州城的许记酒楼来用饭食,连带着许记酒楼每天都有人排队。

不仅如此,也因这些食客人数太多,许记酒楼只有那么多位置,这些食客排不上队,总不能不吃,就去其他酒楼和食肆吃,晚上甚至还住在源宝镇,连带着源宝镇的客栈都住满人。

这些食客,吃完饭,还会跑去桂花巷和来溪巷看看皇后跟盛武帝当年住的地方。

现在这两个院子暂时空置着。

许沁玉离开时,还留了两封书信给杨枝枝和徐云兰。

在信中,她也没瞒着两位好友,所以两人是最先知道京城动向,最先知道,原来玉娘那个总时不时就不见踪影出去跑商的夫君竟是竖王殿下,出去跑商也只是谋划大业。

两人很是震惊,但接下来,却又开始为玉娘担忧。

她们跟玉娘做了好几年闺友,也了解玉娘性子,她没法被拘在皇宫,她其实更适合留在西南,继续开酒楼饭庄,也担心玉娘回去做皇后娘娘,到时候后宫无数妃子,玉娘又没甚心计,怎么在后宫活下去?

瞧瞧伏太后就清楚后宫有多可怕。

所以自打许沁玉回了京城后,两人反而不是像别人那样觉得许沁玉运气实在太好,当初不过是替嫁,现在却成了皇后娘娘,她们只担心好友以后在宫里过得如何,开不开心。

杨枝枝跟许云兰前两年已经成了亲,男方都是镇上的人,家世一般,但人品却很好,所以两人也都只希望好友能够找到一个相伴一生,疼她爱她护着她的男子罢了。

这事儿整个源宝镇都已经知晓,更加不用提闻家人。

闻老太太得知竖王竟打到京城,还登基做了皇帝,简直就不敢相信,连着问了身边的人好几句,“当真是竖王登基?”

旁人都说是。

闻老太太脸色煞白煞白,那桂姨娘生的女儿不就成了太后娘娘?

所以到了现在,她还是矮了了桂姨娘一头,甚至桂姨娘也回京享福去了,她却只能留在边城继续吃苦。

闻老太太气到胸口疼,直接病倒了。

但闻老太太还没放弃,她觉得自己毕竟是太后娘娘的嫡母,怎么也该一起回去京城。

所以闻老太太就嚷嚷着要回京,不仅如此,老太太还做起了其他打算,等回了京城,她想把自己两个还没出嫁的孙女送去宫里做妃子,毕竟是表亲,盛武帝怎么都该选一个表妹。

老太太最疼的是闻蕴灵,其实更想让闻蕴灵进宫,但闻蕴灵已经二十出头,前两年竟给自己挑了个男子做夫婿,还跟自己夫婿住在了外头,一直没回来过,差点把老太太给气个半死。

那男人还是个没爹没娘的孤儿,是附近村子里头的猎户,比闻蕴灵还大两岁。

闻蕴灵自打把酒楼关了,改成了米行,说是米行,不仅卖米卖粮食,各种从农家收来的野味,鸡蛋,蔬菜甚的,全都卖,生意还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