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2/5页)

但即便如此,大家也都不想让世道乱起来,世道一乱,最苦的就是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现在至少吃喝不愁,日子还还算过得去,真要乱世了,到处战乱,生灵涂炭,那真真就是没有了活路。

不止是城内的一些酒楼客栈茶铺里成天有人议论这事儿,连许记住着的客人都有不少人议论。

中州那边临到夏末,中州也就下了一场小雨而已,对于干涸的河流也是无济于事。

再者,现在已经不是下雨不下雨的事情,已经夏末,就算下雨,种了种作物,到了冬日也会全部冻死,没有任何收成。再等两个月,要是还没有赈灾的物资送过去,穷苦一些的百姓跟佃户们,恐怕只能去逃荒。

倒是也有一些仗义之人让大家募捐,背后还有官衙的人出面。

许沁玉也在月底时候收到四哥来信,说饶州城现在这位招揽大家募捐的人是个不错的仗义人士,可以把物资或者银钱交给他,他会把所有物资跟银钱购买粮食后送去中州。

许沁玉不认得这人,但是听说他是一个挺大商队的东家,叫做周晏。

自然不知他是大皇子的人,现在也是四哥的人。

许沁玉也有不少余粮。

之前源宝镇买来的百亩田地,一直交给佃户们去种,每年能收不少租子。

别人家的田地给佃户们都是四成的收成,她给了六成,剩余四成她自己收着,这些粮食,有些并不算很好,所以都是留着自家人吃,饭庄用的粮食都是精选的的上等米面杂粮。

除了之前源宝镇买来的百亩田地,这一年,她也饶州城附近又陆陆续续买了有二百亩田地,手上一共三百亩的田地。

所以也存了不少余粮。

现在反而没有捐银钱的必要,中州缺的都是粮食。

许沁玉把这些余粮留了够家人一年的口粮,剩余的都捐了出去。

不过这些粮食也只是杯水车薪,许沁玉又买了些粮食一并送过去,四哥也不建议他把银钱都用来买粮捐出去,即便她身上那些银钱全都买了粮,对中州百姓也只是杯水车薪,还需要动员更多人来捐赠粮食,就这样,也仅仅是让中州百姓坚持一个月罢了,还是得朝廷户部拨款赈灾。

不过许沁玉还是买了几万两的粮食一并送到周晏手上。

她没亲自去,让功哥儿去的。

功哥儿现在已经十七了,长的又高又结实,饭庄有他管事,还是帮了她不少忙。

就这样,西南这边的粮食陆陆续续朝着中州运过去。

其他地方也陆陆续续有些官府看不下去朝廷的作为,号召富商达官显贵跟普通百姓们捐粮。

说是普通老百姓,哪怕捐个一捧两捧的粮食都成,积少成多。

……

而远在三千里地外的京城,朝堂上这几个月都快吵翻了一天,一直让新帝去赈灾,盛元帝这几个月被文武百官骂的人都瘦了不少,还想着装病来躲避这些朝堂重臣每日的教训跟责骂,只不过不等他装病,就真的病倒,这一病就是两个月。

盛元帝前期是真病,后期就是装病,不想上朝。

自打坐上这位置,盛元帝就没怎么快乐快,整天都要上朝,还有一堆奏折要批阅,动不动还要挨御史的骂,被朝廷百官劝谏,还不如做个皇子,做个闲散王爷,他实在不懂当年母妃为何一定要让他登上这个位置。

盛元帝躺在自己寝宫,觉得半点乐趣都无,然后又跑去四弟养的那些宠物园林里,把几个宠物撸了一遍,这才回去。

几只宠物还跟以前一样,盛元帝过去时它们亲亲热热,等盛元帝一离开,就跑到池塘边开始清理羽翼跟皮毛。

显然还是不待见盛元帝。

守着园林的小太监已经习以为常,觉得这几只实在宠物很聪慧,平日待它们越发好。

盛元帝就这样在寝宫躺了两个月没上朝,平日批阅奏折都是交给太后。

就这样躺了两个月,以一个文官血溅宫门结束他两月的清闲。

都有官员撞宫门求新帝赈灾,新帝跟太后也只能硬着头皮让户部拨款买粮赈灾。

这次太后也不敢放任亲弟弟跟其他官员贪污,所以这批赈灾的粮食也是安安稳稳送到中州百姓手上,中州百姓这才有了条活路。

这都已经快入秋,有了朝廷的赈灾的粮食,还有各州城捐赠的粮食,就这样每天也只是能喝上两碗掺了豆子的杂粮粥,也勉强够中州百姓勉强度过寒冬腊月,等到来年,就能开始种上新的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