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5/7页)
现在她跟费萨尔已经能自由沟通了,因为双方都聘请了英语翻译,从水厂正式开业的这个月起,每个月开始正式为费萨尔供货十万瓶,不过这老滑头也狡猾得很,他不要玻璃瓶装了,说改为塑料瓶方便运输,利润是少了那么几分钱吧。
卫孟喜不在意,她相信以后费萨尔的拿货量会越来越大的,等到那些普通的有钱人都习惯喝她的水之后,她还打算把价格涨一涨。
对于一个拥有一百多万人口的沙漠极度缺水国家来说,又是矿泉水这种每天都必不可少的消耗品,一个月只能卖掉十万瓶……其实,也是费萨尔的“无能”。
当然,这也说明,对于那边真正的有钱人来说,还真看不上喝自己的水。
所以,在矿泉水的知名度上,卫孟喜打算做点文章。
具体怎么做,她还没想出来,但开业仪式还没开始,她正在等消息。
“小卫现在还不开始吗?我看区里领导都来了,就上次那个常务副区长,现在已经是区长啦,他的车牌号我记着呢,就快到了。”
刘桂花这几年作为一员猛将,跟着卫孟喜跑的地方多,见识也历练出来了,以前要是见到区长,也就是县长级别的,还不得小腿肚子打转啊?
卫孟喜赶紧整理了一下米白色的职业套裙,头发盘起来,只用一根简单的发簪固定住,脚踩一双平底单鞋,赶紧就迎出去。
刚到门口,刘区长的车子还没来到,她站定,在玻璃上打量自己着装没有不妥当的地方,这才松口气。
这种场合,一切打扮以商务得体为主,但还得考虑到很多领导有可能个子都没她高,所以只能放弃高跟鞋,选择一点增高功能都没有的平底鞋。
没办法,总不能让领导仰着个脑袋看你鼻孔吧?
这也是高个子的苦恼之一吧,就是要根据场合和接触的人群来选择鞋子,不能随心所欲,真是可惜了她家里那十几双漂亮的高跟鞋。
正想着,几辆黑色桑塔纳从山坡上绕下来,来到厂门口,门卫早得了老板指示,门户大开。
卫孟喜看到车牌号,第一辆的应该是开道的警卫护卫之类,卫孟喜赶紧去第二辆,微微弯腰,拉开车门,果然是刘桂花说的山区长。
山区长是个不到一米七的小个子,下车就笑呵呵的说:“恭喜卫老板,咱们城南区还等着跟随卫老板一起致富呢。”
卫孟喜也笑着说了几句客套话,见他目光看向自己身后那对金发碧眼的中年人,于是忙介绍这是自己厂里的技术顾问,史密斯夫妇。
山区长大为震惊,他只知道这个小卫老板很舍得花钱,买断水源那次他也是在场的,但没想到居然还请了国际友人来做顾问。
也不怪他惊奇,这才是1993年啊,来龙国的外国人大多数还是旅游为主,来看看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来工作的,大型国企能理解,但一个小小的民营企业能请到,这要不是实力的象征,什么才是?
不过,光是国际友人可不算啥,关键这俩还是博士,当卫孟喜说出“博士”两个字的时候,山区长看他们仨的眼神都冒光了!
卫老板居然给水厂请来了博士!
这个消息把他脑袋都炸得有点晕乎,但好在面上还能稳住,心里倒是暗暗提醒自己:这个卫老板不简单啊,不仅资金雄厚,还舍得花钱买地买水源,就是技术研发上也很舍得下血本。
看来自己以后还是要多跟她走动走动,不能拘泥于什么国企民营的,只要是能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都是他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团结的力量。
等把他请到会客厅里喝上茶,有人上来接待着,卫孟喜这才跟刘桂花重新来到门口。
“小卫你这叫啥,我早就说你应该把那俩外国人拉到前面溜溜,这一下子不就给你加分了?”
卫孟喜也很是无奈,这个年代就是这样,见到个外国人可稀罕得不行,尤其还是这种高知分子型的,那更是受欢迎。
还记得史密斯夫妇刚来到这边的时候,每次出去采买个啥,都是围观他们的老百姓。
大家的好奇完全可以理解,就是卫孟喜自己也会好奇,但要真觉得他们就高人一等也不至于,反正他们也是一样的两个眼睛一个鼻子啊,只是肤色发色和身高不一样而已,但这种“不一样”,国内不也照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