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6/7页)
说不定,有她的带动,其他投资商也能看到城南区的投资价值呢?
所以,不仅要去,还要大张旗鼓的去,除了出动众多人马,还请到了省报的记者,这场盛事一定要好好报道一下,证明城南区真的在为招商引资工作呕心沥血。
当然,除了他们,卫孟喜还请到另一批第三方,就是接待处姚处长以及正在接待处疗养的一位老首长,就是开业那天带头来吃席的那位刘姓老人。
她本来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要是不成的话就去请王老,最近王老也在书城市。接待处这位,毕竟自己跟人家非亲非故的,谁知她在煤嫂中的口碑居然在看不见的地方帮了她一把,老领导听说她的困难之后,主动说想来“看看热闹”。
其实,有姚处长的陪同,即使没有任何人介绍他,城南区的也知道他才是今天最终坐镇的!
所以,有多方见证人的瞩目下,卫孟喜就跟三四十个村民代表好好的谈了谈,一开始肯定是先肯定一下村民们的淳朴善良,他们这么多年为国家为社会所做的贡献,然后第二步就是她建设水厂的原因,自然是情怀,是心甘情愿做大自然的搬运工,是想让更多的人都能喝上纯净甘甜的矿泉水。
七弯八绕说了一堆,终于来到大家都想听的环节,那就是怎么补偿村民。
卫孟喜给出两个方案,要么一次性补偿三百万,其中两百万分配到每一个村民手中,用以弥补因水厂而不能喷洒农药化肥而导致的农作物减产问题……乍一听农作物减产,农民是不是要饿肚子了,但其实这里的人口数本来就很少,两百万按人头分到的钱,种地种三辈子也赚不到。
况且,里头的村民压根就没几个以农业种植为生的,自从搬迁下来以后,以前的土地都荒废了,野草都三米高了。
大家眼珠子一动,就能把账算明白,她确实已经很厚道了。
“四十万成立一个长寿山基金会,用来帮扶屿罗村未来可能因为疾病、意外等原因返贫的村民,这样就能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健健康康最好,要真生了病,也不用怕,一定额度内咱们有基金会负责。”
卫孟喜见村民们神色松动,心里也就松口气,“这笔钱虽然没直接分到大家头上,但谁都可以用,又谁都不能乱用。”
众人神色继续动容,不错,是这个道理,人都有生老病死的时候,如果连生老病死的后顾之忧都帮他们解决了,还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呢?
“三十万用来奖励村里的长寿老人们,我知道现在咱们屿罗村一共有4位百岁以上老人,有22位八十岁到九十九岁之间的老人,老太太老爷子们,你们不是儿女子孙的负担,你们是我们的福气,是我们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这几句铿锵有力,台下立马响起热烈的掌声。
“长寿老人越多,说明咱们国家政策越好,老百姓日子越幸福,医疗水平越先进,这是一笔用金钱买不到的财富,我说的对不对?”
“对!”众人再次鼓掌。
卫孟喜静静地等着,一直等到掌声平息,这才大声道:“所以,这三十万,我打算用来为长寿老人们兴建长寿养老院,建立免费医疗、免费体检、免费养生保健等工作。”
众人赞同,因为谁家都有老人,就是目前没有,以后也会有,就是自家没有,沾亲带故的亲戚也有,这是让所有人都间接或者直接受益的举措,谁又会不同意呢?
“最后三十万,则是用来改善屿罗村公共基础设施,拓宽道路、种植绿化、另辟水源等,我希望每一位村民都能享受到便捷的交通,出门就能坐上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能享受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生活环境,能喝上纯净甘甜的山泉水……这些,是实实在在能花在所有人头上的。”
这下,别说村民们满意,就是台上的领导和姚处长老干部都满意了,这个小女同志,为人厚道,也有想法。
最后,这笔暂时不能发到每一个人手里的一百万,为了防止监守自盗,她建议去银行开一个监管账户,让村民、企业和当地政府共同监管,每动里头的一分钱都需要三方同时签字,这个提议很公平,得到三方的认同。
是啊,光水厂和村民,他们都互相提防对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