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5/7页)
韦向南点点头,“是,卫老板。”
在场的所有人,差点被她这声“卫老板”给呛着,就是脸皮厚的卫孟喜也尴尬,“别,还是叫我小卫吧。”
韦向南却依然坚持。
好吧,卫孟喜也不跟她纠结一个称谓问题,反正私底下也有人这么叫她,当老板已经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只要不带“总”就行。
今儿只是初步认识一下,第二天一早八点半,韦向南准时来到加工厂门口,卫孟喜把摩托车交给刘利民,让他去送货进货,现在进一趟不够,他得骑摩托车跑两趟才行。
一进厂子大门,韦向南就在四处打量,卫孟喜也不藏着,跟她交个底,说了自己的计划和现在能动用的一切人力和资金。
“我这里有234份报名资料,但只有50个招工名额,向南姐你看咱们怎么选?”
倒不是故意为难考验她,单纯就是她自己也不知道怎么选,希望能得到指点。
结果韦向南没接她递过来的登记本,“术业有专攻,我对你们矿区的情况也不了解。”
这……这就拒绝了?!
卫孟喜真想给她竖大拇指,这种性格的员工是老板PUA不了的,因为才入职第一天交给她的第一件事,人家就能直接拒绝!
这个同志,有点意思。
于是,卫孟喜干脆把资金问题交给她,自己手里有多少钱,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没做,她一股脑交给她,自己专心忙招工的事。
首先,考虑到矿区家庭的贫困,她优先照顾病残和单职工家庭的妇女。
这234人里,有五个残疾人,好在都不重,一哑一聋一瘸,另外两个,一人是多根手指,一人则是少根手指,做点轻松的,譬如清洗保洁,是不成问题的。
而且,这五个人,都是家里只有一个煤矿工人养家的,要是进不来加工厂,其它单位的招工更不可能,卫孟喜就是没岗位也要想办法给他们创造几个。
她以前不能惠泽大众,那是因为确实能力有限,现在条件慢慢起来了,还是想在赚钱的同时做点有意义的事。
另外是孤寡人群,找到两个男人死了的,还找到一个只有十六岁,但父母都没了的,这种孩子你不要他,他还真没地方去。
剩下才轮到单职工家庭里的,全职妇女可就太多了,几乎全是,她只能先挑家里孩子多负担重的,同等条件下又再挑年纪大的。
“别人招工是挑年轻力壮四肢健全的,你倒反着来。”韦向南看完了账目,看着她勾选的名单若有所思。
同样的用工成本,创造的利润却天差地别,也不知道这个卫老板咋想的。
卫孟喜不需要搞清楚员工的想法,把本子合上,“向南姐账目看完了?”
“嗯。”
现在加工厂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虽然孟舅舅的两万是解了燃眉之急,但装修工厂的时候又冒出一个新问题——储存车间必须要低温条件才行。
“虽然能做成冷库是最好的,但我没这条件,现在手里的钱顶多能买两台大冰柜。”这也是她一开始没想到推销员们会这么给力,短短几个月就给她找到这么多订单,当时原以为两台冰柜就够用了,现在这么多的存货,无论是原材料还是成品,出锅以后都需要冷冻保存。
关键买冰箱也不是那么好买的,整个矿区也只有书记和矿长家里用上冰箱,那还是家用的,容量很小,商用肯定不行。
韦向南说,“确实有点不好办,这样吧,我给我老家那边打个电话问问。”
她是粤东省惠阳地区的,南方鹏城搞开放建特区,他们是离得最近的,卫孟喜连忙高兴着应下。
她其实是想过很多办法的,找过姚永贵和许军,抱着他们负责机械采购这一块或许会知道门道的希望,结果俩人都说不知道,出去帮她问,结果也没问到。
找过赵春来,赵春来又给她找了好些倒爷,兜了老大一个圈,发现家用冰箱可以搞到,商用的大容量冰柜真不行。
同时,卫孟喜也问过刘香,肉联厂是有冷库,但没冰柜。
这年代在国内压根就没有这东西!
卫孟喜本来都绝望了,现在忽然看见希望,立马就喜滋滋请韦向南回家吃饭。
韦向南推说自己带了干粮,要在煤矿四处转转,她也不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