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这几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第一件事情, 就是朱棣下令营建北京皇宫。第二件事情,就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来,带回来很多好东西, 也在外邦树立起大明的国威。郑和回来没多久, 就开始第二次下西洋。

第三件事情, 就是在无影的协助下,锦衣卫终于把白莲教彻底铲除了。第四件事情, 就是郑和开始第三次下西洋。第五件事情,就是修好了《永乐大典》。

永乐五年,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 不过全书在永乐六年才抄写完毕。「来自度娘」

《永乐大典》是人工抄写完成的,并没有进行拓印,所以非常珍贵。《永乐大典》抄写完成后, 就放在文渊阁, 没有流传到民间, 也就是说百姓和文人学子们是无法翻阅的。

朱瞻基在那本金手指书上看到《永乐大典》在后世遗失, 觉得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为了能让《永乐大典》遗传到后世, 也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永乐大典》,朱瞻基提出刊印《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的原书就有一万多册, 想要全部刊印出来,是一件非常繁复的工程, 当然花费的财力也非常巨大。朱瞻基提出刊印的时候,大臣们是反对的, 但是朱瞻基坚持刊印。

朱瞻基觉得他皇爷爷修出这么伟大的一部书,如果只是搁置在文渊阁做摆饰, 那就太可惜了。在他看来, 修书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的看到, 而不是为了摆在那里好看。虽然刊印的工程和工费都非常庞大,但是可以一点点的刊印,没必要一下子全部刊印出来。

朱棣觉得朱瞻基说的在理,就下旨刊印。因为工程和工费巨大,每年只刊印一部分。

刊印出来的一部分,大臣们可以借阅。如果大臣们想要自己拓印也是可以的,但是大臣们不能私自售卖拓印版的《永乐大典》。如果被发现有人私自售卖《永乐大典》,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永乐大典》的刊印版,朱瞻基还提议借给太学,让太学的学子们能翻阅到《永乐大典》。当然,太学也可以自己拓印《永乐大典》,但是不能卖给学子,只能借阅给学子。

学子们可以在太学里借阅《永乐大典》。如果学子们想要自己抄写或者拓印《永乐大典》也是可以的,但是同样不能私自售卖。

朱瞻基这么做,是为了让全天下的学子们或者百姓们都能看到《永乐大典》。对于他这一措施,全天下的文人学子们非常感激他。?

要知道在古代,书可是非常珍贵的。那些世家藏了很多好书,但是绝不会轻易外借,只允许本族的人借阅,这就让很多文人学子们看不到好书。

在朱瞻基看来,好书不应该在世家或者文渊阁里珍藏着,而是让全天下的人阅读。书,只有被阅读了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如果它不能被阅读,那它与那些摆在家里的古董花瓶有何区别。

朱棣一开始和大臣们一样觉得把《永乐大典》流传到民间并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在他们的观念里,好书就得好好藏着。后来,听朱瞻基说如果不把《永乐大典》流传到民间,日后要是《永乐大典》遗失了怎么办,又或者《永乐大典》出了意外毁掉怎么办。

如果有一天《永乐大典》真的出事,而民间却有《永乐大典》,届时《永乐大典》就不会失传。朱棣这么一听,觉得朱瞻基说的很对,于是同意让《永乐大典》流传到民间,让全天下的人都能阅读。

多亏了朱瞻基这个提议,这才让《永乐大典》没有在后世失传,这当然是后话。

关于书籍失传这件事情上,朱瞻基觉得他还要做一些什么。他决定等他上位后,把世上的好书都收集起来,然后刊印一些副本。这些副本一部分流传到民间,另一部分就埋在地下书窖里珍藏。这样日后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后世的人还

有机会把这些书挖掘出来,这样就不会遗失。

朱棣听了朱瞻基这个想法后觉得很好,下旨让人挖书窖,把之前为了修《永乐大典》收集到的书都放进书窖里,当然还有《永乐大典》。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因为战乱,不知道遗失了多少好书。为了能保证好书不被失传,必须这么做。

【第六件事情,就是朱棣派人南下北征。在永乐四年,朱棣派朱能南下,进入安南。安南大败,自从安南改名为交趾,并设立交趾布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