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教育体系须革新

今儿德川家定已经乏了,不能再议。所以岛津定义的提议,暂且搁置,诸位回家去思考两三天,等之后御前下午茶会的时候,再行禀报。

散场回家,忠右卫门先和自己的叔叔松平齐民打招呼,人家辈分高,自然得尊重。然后又和久世广周以及胁坂安宅道了两声回见,这才有空去看岛津定义。

完全是鲜衣怒马少年郎模样的岛津定义,临走还站着和德川家定说了两句闲话,德川家定还拍拍他,示意他好好干。有他这个姐夫在,万事万安。

“又次郎方才的提议好极!”

忠右卫门和岛津定义一道出城,在城内可没有什么诸侯行列和卫兵,就算你是一百零五万石诸侯的前田齐泰,你也只能慢慢走出城。

突然感觉隔壁有什么紫禁城骑马,或者是宫内乘轿的赏赐,还挺好的。如果有年迈的大臣,能够坐着二人抬,一路到宫殿外面再下来行走,可以省下不少力气。忠右卫门现在当然不觉得有什么,要是将来五六十了,还要在城内绕两三公里的路,还必须抬头挺胸、姿势端正的走路,真就有罪受咯。

“不敢不敢,只是一时所得而已,值不上殿下如此夸奖。”岛津定义还年轻,被人夸了,心里面肯定是个高兴的。

他现在和忠右卫门政治地位上是相同的,都是老中。但是从他姐姐那里论,忠右卫门是他姐夫的弟弟。从他爸爸那里论,忠右卫门是他叔叔。这关系来回纠缠的太乱了,索性还是叫殿下完事。

毕竟称呼忠右卫门是江户川中将的话,就显得过于生分。又没有第三者在场,需要郑重其事的叫人。

“以我之意,不光是诸国海军合演,最好是再增设几所学校,教育东西人才。务必使得诸藩勇锐之士,皆有所学。”忠右卫门走在岛津定义前面。

“诸藩亦有藩校,鹿儿岛聘请了数位法国教官,颇为得力。或许殿下之意是诸藩之藩校更立,才捷之士进入幕府学校就读?”

岛津定义的话多少带着两分试探,虽然忠右卫门的话是临时起意所说,岛津定义没有什么预案可以应对。但是不妨碍他试探忠右卫门的心意,了解话中是否有特殊含义。

“不不不,我意举国一致,设立大中小学校。”忠右卫门多年前就有这个计划。

在全国普及初等小学教育,不仅仅能够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初级识字人力。还能够解决超过四万名武士的转业安置问题。

大伙儿应该都能够明白,一个文盲和一个上过五年或者六年小学的人,两个人一道下流水线,上过小学的那个肯定上手更快,操作更加迅捷。

同样的,招募炮灰步兵,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农民,和上了小学的农家子弟相比,肯定是上过小学的更好。上过了学,就意味着能够理解长官们更加丰富的命令,能够了解各种军规章程,学习更加复杂的枪械大炮操作。

不是后世里有说,招募来一帮农民兵,因为都是文盲,甚至不辨左右。为了让他们分清左右,大棍毒打,分布鞋草鞋,来回教育,花了好几个月才让这群文盲兵合格。

同样的情况,换成学生兵呢?不需要多废话了吧。

至于前头说的下厂打螺丝,操作机器,服从管理,学习近代工厂内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显然也是读过书的更好一些。

绝大部分的人读书,基本上也就停留在小学层面了。各藩的藩校,在忠右卫门的计划中,就可以改立为中学校。在中学,就可以相应的培养学生的才学智慧,为他们选择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

想去学军事的,就去陆士海士。想去学技术的,就去神户法国人办得技术学校。想学医学、外语、物理化学的,就去江户大学。

一步一步的筛选人才,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才学习和上升制度。真的有本事的,军校毕业了能当军官,大学毕业了能做文职,技校毕业了也能下厂做技术员。

如今日本的大环境,缺的就是人才,只要你有一技之长,有得是工作机会。幕府和诸藩派遣去欧洲留学的大学生,这会子都走上了各种重要岗位。

强如榎本武扬,已经带着兵马去印度作战了。胜海舟把横滨商船学校办得红红火火,小栗忠顺的长崎制钢所也炼出了第一炉合格的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