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第6/7页)

杨老汉难得反驳她。

“我也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杨老婆子低声道,“既然继康都知道修砖房能住久一点,那继东他们能不知道?可他们就修木房,剩下的钱一定自己攒着呢!”

“知道又能怎么样?”

杨老汉抽着旱烟,“狗蛋今年都十四岁了,眼看着毛蛋和福娃也一天比一天大,就说娶媳妇儿的事儿,三个孩子要花多少钱?这钱我们拿不出来,还是得他们自己挣。”

这下杨老婆子也不说话了。

而且这两年感觉钱都有些不一样了,以前一分钱可以买好几颗糖粒,现在一分钱一颗,以前肥肉六毛钱一斤,现在八毛了,瘦肉都是四毛钱一斤了。

“钱不值钱咯。”

杨老婆子这么道。

杨继西要是知道这话,肯定会说,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以后一百块钱就和一块钱一样,更不值钱了。

杨二奶奶在铺子待久了便想着回来坐坐,于是孙桂芳就去铺子上,杨二奶奶回来了。

知道杨大奶奶家要建房,而如今都十一月底了,那确实得忙起来才行。

于是就帮着杨大奶奶做饭,他们家的房子全部拆了,柴房的柴就堆在杨继西他们这边的柴房里,住也住在杨继西他们家老房子,做饭就用他们的老灶房。

杨继西他们跟着吃饭,每天帮着干活儿,还挺热闹。

但是不管怎么忙,到底没有在过年的时候建成。

于是今年团年就在杨二爷爷家,杨继东夫妇没回来,杨继南和杨继北就帮着祭祖,孩子们在院子里疯玩,葱头趴在一旁看着他们。

正月十五那天,县城里通了电,这是个大日子,值得庆祝。

而杨继康他们家也在那天完了工,气派又好看的大砖房,惹得好些人过来看房子。

杨继康他们不办暖房酒,一是想省着点钱,二是马上就要春耕了,没必要。

今年他们家没有承包地。

而这一次杨继康和康嫂要一块儿出门。

欢欢和乐乐已经五岁了,交给爷爷奶奶带着也放心。

“你不出去?”

两家人晚上一起过大年时,杨继康低声问道。

“不了,我在家也挺好,还能看着点两边呢,”杨继西说。

想到他们家的铺子生意也不错,杨继康点头,“我和你嫂子再出去干两年,回来也开个铺子,我们都想好了,就开服装店。”

“行啊,多学点东西回来,把铺子打理得更好,”杨继西道。

“就是这么想的,兄弟,我家这两年就要拜托你们照看几分了。”

“康哥别说这种客气话,你们放心在外面干,家里有我们呢。”

杨继西可没说白话,在杨继康夫妇走后第三个月,杨大奶奶生了病,就是他们夫妻送到县医院,前后照顾的。

也亏杨大奶奶不是个折腾人的,同病房有个老太太可会折腾了,还咒骂自己的儿子儿媳妇,把他们骂得抬不起头。

见杨继西夫妇这么精心照顾杨大奶奶,那老太太趁着他们出去买东西时追问杨大奶奶道,“你咋管教的?这么听话,对你也没个二话,干活儿也麻利。”

杨大奶奶看了眼旁边给她拿药端水的女人,以及一旁刚把脏衣服拿去洗了的儿子,微微皱眉道,“老姐姐,你这儿子儿媳妇不错了,你还是让人省心点吧。”

“好啥啊,笨得很,”老太太骂道。

杨继西他们回来时,石头也跟在后面,他本来昨天周五回了家的,结果到家才知道杨大奶奶病了,在医院呢,于是今儿一大早就赶过来了。

“奶奶,好点没?”

石头正在变声期,声音有些沙哑,但他人已经长得很高了,而且五官挑着康嫂和杨继康好的长,是个俊少年。

“好了好了,没啥事儿,别担心,”杨大奶奶拉住他的手问道,“有没有好好念书啊?”

“有,”石头点头,见开水只有一点了,便主动拿着搪瓷杯去打水。

隔壁床的老太太有些惊讶地问道,“那是你孙子?”

“是啊,”杨大奶奶点头。

“那你是后娘咯?”

老太太问给杨大奶奶削水果的孙桂芳。

孙桂芳头也不抬地道,“我瞧着很年轻吗?”

“那可不,你顶多二十出头,”老太天一脸笃定,又看向杨继西,“你儿子长得也不像你啊,真是你的种?不会是你前一个媳妇儿跟别人生的,所以你才没和她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