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第4/7页)

“随着人员离开,持股也到期结束。”

她之所以只占七成,那是因为她只是出了钱,而后续公司的运营,需要姜学民他们来参与管理。

而她只是幕后收钱的人。

坎儿和廖师傅有些意外,没想到还有他们的。

“这会不会不太好?”

毕竟他们什么都没付出,就直接拿了半成的利润。

“我有条件,想要拿到这半成利润,十年内不得轻易离职,且离职后需要归还股份。”

如今是八二年,姜舒兰想的是,十年足够静安物流从一个小公司,发展为一个大公司。

到时候,人员储备也会跟着上来,而不会像现在这样紧张。

这个条件算什么条件?

姜舒兰他们这边工资给的丰厚,就是让他们走,他们也舍不得走。

所以,坎儿和廖师傅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双方立即签好了合同。

第一批选货,则是姜舒兰和姜学民一起去羊城进行筛选。

如今运输队的业务,已经不局限于海岛部队的四个工厂了,随着厂子的发展,业务的熟练,姜舒兰也早已经培养出来的新的接头人。

这样,姜学民和坎儿也都被腾了出来。

去羊城进货,姜舒兰花了三天的时间,进的货物种类更是多样。

电子手表,收音机,照相机是第一梯队。

玻璃袜,书包,文具盒,是第二类。

雅霜牌的护肤品,口红,眉笔是第三类。

第一批货,就进了这三类。

而且,姜舒兰那边也已经和姜家三哥联系上了,经过两年的发展,姜家三哥也已经从在鸽子市练摊的小摊贩,变成租了一个有自己门面房的小店铺。

而店铺里面卖的东西,正是姜学民从海岛拉回来的东西。

等于说是,左口袋进右口袋。

而且,他们这里的东西还不要票购买,比百货大楼的价格还便宜。

姜家三哥这铺子一开,简直就是成为了平乡市最受欢迎的地方。

让姜舒兰没想到的是,最好卖的不是电子手表,也不是书包文具盒,而是玻璃袜和口红。

这让她极为意外。

据账本传回来的数据来看,玻璃袜的销量几乎达到了,一到就空的地步。

至于口红,虽然不至于一下子就空,但是好看的色号,还是容易被人追捧。

反倒是,照相机,收音机这些大件儿物品,没有姜舒兰想象中的好卖,这些物件毕竟是需要大价钱的。

比姜舒兰更为清晰直观发现哪些东西好卖的是姜学华的媳妇——明霞。

自从姜家三哥开了店铺后,就喊了家里的明霞和媳妇帮忙。

明霞年轻漂亮,嘴巴又甜,玻璃袜穿在她身上,简直就是一个活招牌。

所以,经过她手卖出去的东西也就更多了。

她在卖了一个月后,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下定决心,给姜舒兰打了一个电话。

姜舒兰原本难得在家,陪孩子的。

她去大学的四年,除了寒暑假,几乎彻底错过了孩子们的成长。

所以学成归来,不止是忙碌自己的事业,连带着孩子们也一起陪伴。

想要弥补过去错失的时光。

电话就是在这种时候来的。

李姨喊姜舒兰接电话,她朝着闹闹和安安嘘了一声,然后接起了电话。

“姑,我是明霞。”

对方的声音,还带着几分忐忑。

姜舒兰有些意外,“明霞啊?”

这么些年来,明霞可从来没有给她单独打过电话。

“嗯,我,我是想问问——”明霞结结巴巴,鼓足勇气,“我看你让学民哥进的货很好,尤其是玻璃袜特别好卖,我想、我想去羊城,单独进一批女同志穿的衣服,你觉得怎么样?”

当初,她把这个想法和学华说的时候。

学华觉得她胆子太大了一些,现在在三叔店里面上班,拿工资难道不好吗?

好是好,但是明霞觉得,她可以更好。

所以,这才有了这个单独的电话。

姜舒兰意外了下,“这是你的想法?”

明霞轻轻地嗯了一声,有些失望,“姑,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异想天开啊?”

“怎么会?我觉得你的想法很好。”

“想开服装店是吗?”

现在的服装店也成雨后春笋一样,一下子多了起来,尤其是羊城这边的,而姜舒兰之前之所以没把服装加到进货清单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