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给个眼神,自己体会(第3/4页)
“所以,三保太监下西洋,是皇上给民间的一个暗示,明面上依然是海禁,但只要给朝廷交了税银,就睁一眼闭一只眼,顶多只是海禁松弛,不算违背祖制。三保太监这一去,也是打开海上航线,平定沿路的海盗,好方便大明的商船通行,这个皇帝和上一个不一样,心思深沉着呢。”
“还有,如今宫里宫外的传闻没有关于小马皇后母子三人的,倒是和建文帝有关,说什么起火那天,烧死的是太监。建文帝剃了头发,穿着和尚的衣服逃出宫了。简直可笑,宫里一道道高墙,连只猫都跳不出去,何况是个大和尚。再说了,穿和尚衣服那么显眼,还不如扮作太监呢,就是些如无根浮萍般的风言风语,你不用紧张,若有真有风吹草动,我早就秘密要沈家人去云南给你示警了,怎么可能一点行动都没有呢?小马皇后的秘密若兜不住,我们沈家人也会跟着一起完蛋的。”
沈琼莲这一席话又给了胡善围巨大的冲击,她远离政治中心四年,思路跟不上现在的形势了,这四年来她只是通过邸报来了解朝政,自以为看懂了,可是一进宫,她晓得自己只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原来三保太监下西洋,是为了松弛海禁。这符合朝廷的一贯做法,基本不说人话,给个眼神,做个暗示,你自己体会去。
沈琼莲说道:“为老祖宗沈秀迁葬,魂归故土,是我们沈家人的夙愿。我把家里的老祖宗时代留下来的海航图志,大船的图纸等都献给了皇上,用于三保太监下西洋之用。皇上念及沈家献图的功绩,就特准我和父兄迁葬老祖宗,等你一回来,我就出宫,把老祖宗安顿好了,再回来当尚仪,你记得把位置给我留着,我在外头一两年就回来了。”
沈琼莲早就决定一辈子效力宫廷,不婚不嫁。这个天才少女除了自身才华,还兼具政治头脑,审时度势,几乎以一己之力为老祖宗沈秀正了名,永乐帝虽未明言,但容许宫里的沈氏女官出宫,为沈秀迁葬,也在暗示朝廷对沈家态度的转变。
这个郑和下西洋是一样的,给个眼神,你们自己体会。
除了服气,胡善围无话可说,宫中人才济济,新人曹司言,旧人沈琼莲,个个都能做大事,都不输她胡善围。
沈琼莲喂给她一颗定心丸,胡善围心下一块石头落地,只要不是为了追踪小马皇后他们就行了,至于宫里宫外盛传建文帝剃头当和尚逃出宫的谣言,她是不用在意的,她亲手点燃的一把火、亲眼看见火苗传到建文帝身上、亲手锁上的门、亲耳听见建文帝的惨叫声和拍门声。
她确定建文帝死的透透的。
“更衣”完毕,胡善围一脸轻松的出来,由沈琼莲亲自引领着去了坤宁宫,当年的正殿已经烧成灰烬,如今的宫殿是新修的。
徐皇后虚弱的不能坐着见人,在榻上躺着,胡善围和阿雷见了礼,徐皇后抬了抬手,“平身,赐座。胡善祥小姑娘,你过来,让本宫好好瞧瞧你。”
“是。”阿雷走近,坐在塌边的绣墩上,徐皇后伸出枯瘦的手,抚摸着阿雷蜜桃绒毛般的脸,“你送的那对孔雀本宫很喜欢,每天早晚天气不太热的时候,本宫都会到廊下庭院里看绿孔雀起舞,真美啊,本宫好像也有一双翅膀,能够飞起来俯瞰整个世界。”
阿雷尽量克服着牙齿漏风的障碍,缓缓说道:“皇后娘娘,绿孔雀是姐姐一手操办的,民女只是借花献佛,进献给皇后,不敢贪功。”
徐皇后笑了,不舍的摸着她的脸,“真是个实诚的小姑娘,基儿和壑儿时常提起你,每次只要说到你名字,他们眼睛里都是带着笑的……”
看着这样的徐皇后,胡善围很是震惊,徐皇后在她的印象中,还是过去燕王妃时代,怀着身孕还敢起快马狂奔,带着府兵抄检赌坊,把弟弟徐增寿绑在马后拖行,强制戒赌的英姿飒爽的形象。
可是现在,徐皇后虚弱无力的样子,像极了当年孝慈皇后临终前的时候,也是这般憔悴,也是云南刚刚进献了一对绿孔雀,也是羡慕孔雀可以飞翔。
唯一的差别,就是当年孝慈皇后一心求死,拒绝治疗,拒绝服药。现在的徐皇后双目里满是对生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