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52章 真是个磨人的老妖精(第3/4页)

诸位女官都晓得胡善围和端敬贵妃郭氏之间情谊深厚,并不亚于和孝慈皇后。孝慈皇后亲手调教出了胡尚宫,胡尚宫又鞠躬尽瘁,几乎是手把手的将差点凉凉的郭宁妃调教了成准继后,可惜郭氏无福,即将封后时因独子鲁荒王暴亡而抑郁成疾,不久便病逝了。

端敬贵妃郭氏虽然最终没有封继后,但是在后宫,端敬贵妃郭氏知过能改,善良大度,直爽痛快的性格还是很得众人的爱戴和尊敬。

毕竟,像孝慈皇后那样天赋异禀、几乎是贤后国母范本的人是极其罕见的,令人敬而远之。

而端敬贵妃这种看似粗粗笨笨,莽撞冒失、有些小私心小气的性格,以及很多人性弱点的人最接地气,就像个普通的妇人。人们从她身上可以投射自己,故对端敬贵妃有些移情,后宫的人时常追思她,并为之遗憾。

黄惟德也叹道:“若这位郭二姑娘性格也有端敬贵妃的一半,这品格也足够担当皇太孙妃之位了。”

笨人有笨人的好处,殊不知这后宫,最先死、死的最惨的往往是最聪明的那个。

胡善围心道:这不太可能,懿文太子毒死了鲁荒王,端敬贵妃毒死了懿文太子,双重复仇,这两家要结了亲……要么是一对怨偶,要么是虐恋情深,总之都不会安宁。

不过,这种皇室秘闻,只有胡善围等知道核心机密的人才知晓。

江全说道:“现在说这些都还早,明日开始大选,几轮淘汰之后,如何配对,最终要看皇上的意思。”

按照洪武帝的想法,目前当务之急是皇室孙辈的开枝散叶,也就是抱重孙。所以,无论皇太孙还是藩王世子,预期配比是一个正妃和一个侧妃,如果秀女的确出色,一口气配两个侧妃也可。

对于应该给孙子几个女人,洪武帝很矛盾,难得露出了当爷爷对孙子们的关心:“男人要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男人,朕希望他们多生几个孩子,横竖朕都养得起。论理,一妻一妾,贤妻美妾,他们坐享齐人之福最好。但是要想快点抱孙子,还是多一个女人,多一项保障,东方不亮西方亮。”

这个磨人的老妖精烦恼的捋着胡须:“可是,他们年纪又轻,平日朕管得严,不准他们婚前胡来,没规没矩生个庶长子,免得将来选继承人会有麻烦。要是一下子有了三个女人,一旦耽于女色,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呢?胡尚宫,你有什么意见?”

洪武帝极重子嗣,绝对没有堕胎保名誉一说,没有任何计划生育的想法,只要怀上了,无论生母身份地位如何,就一定要生下来。皇室血脉,每一滴都是珍贵的。

胡善围不软不硬的回了一句,“微臣不知道啊,微臣今年虽然三十五岁了,但还是未嫁之身,并不晓得如何料理孙辈的婚事,对生儿育女之事,也一概不懂。”

此言一出,任凭洪武帝老脸厚似城墙,也不禁有些难为情,她本来三年前就请辞出宫和沐春结婚的,可是洪武帝因大清洗时需要稳定后宫,而将她强行留下了。

咳咳,洪武帝轻咳一声,“君无戏言,朕答应选秀之后放你出宫,就一定会做到,朕现在左右为难,两个或者三个,所谓旁观者清,你觉得那个比较好?”

替洪武帝做决定不难,但是万一有什么后果,胡善围是无法承受的,伴君如伴虎,胡善围时刻提防着老皇帝翻脸。

但是洪武帝问她,她又不能不回答,于是,胡善围拿出一枚今年户部刚刚铸造的铜钱,正面是“洪武通宝”,背面是牧童骑牛凸纹,说道:“微臣投掷铜钱,正面选二,背面选三,凭天由命,皇上意下如何?”

反正是老天爷决定的,与我无关啊。

洪武帝想了想,顿首道:“把铜钱给朕,朕来掷。”

到底是皇帝,时刻掌握着控制权。胡善围巴不得呢,赶紧把铜板献上去。

洪武帝在御案上旋动铜板,最后牧童骑牛朝上,选三。

胡善围假装欣喜,“恭喜皇上,这是皇室即将开枝散叶的吉兆啊。”

洪武帝于是为孙辈们定下了一配三的指标。

目前京城到了婚龄,需要从秀女中挑选世子妃和两个侧妃的一共有九个皇孙,分别是:

皇太孙朱允炆、皇次孙朱允熥、秦王世子朱尚炳、晋王世子朱济熺、燕王世子朱高炽、燕王次子朱高煦、周王世子朱有炖、以及楚王世子和蜀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