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华佗:行医救不了大汉人(第3/5页)
后悔当初从医,而不曾学习治国之道,不然也不至于如此……”
荀彧也跟着叹口气道:“当今之时,就算是学习了治国之道,也有许多人只能扼腕叹息,无半分建树。
朝中诸公,各地众多长官,学习的都是治国之道,可在当今之世,又做出了什么成绩?
有很多人,不仅仅没有救国,反而还在害国!
导致诸多大汉人受难。
与这些人比起来,华医者高出他们太多了。”
“未曾请教阁下尊姓大名。”
华佗望着荀彧道。
荀彧对他拱拱手:“颍川荀氏荀彧荀文若。”
华佗闻言,对着荀彧拱手:“莫非荀司空之家人?”
荀彧道:“荀司空为家叔父。”
“之前曾听黄将军所言,荀郎君一行人乃是前往益州,不知前去何事?
可……可是寻找可医国之人?”
华佗望着的荀彧黄忠,出声询问。
荀彧闻言道:“非只寻找的医国之人,也在寻找可医人之人。”
华佗闻言,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些笑容来:“如此说来,咱们所寻之人,乃是同一人了。”
荀彧道:“华医者如何能确定,医国之人便在益州?”
华佗笑道:“我一边行医,一边云游,走了很多的地方,听说和见识了很多的人,知道了不少的事情。
所过之处,多破败多离难,唯来到关中之后,目睹了非凡景象。
与南阳等大郡比起来,关中之地的繁华,是远不比的。
但关中,却有着那些地方所没有的精气神。
那些地方虽繁华,但繁华之中带着死气沉沉,满是腐朽气息。
关中虽才换发生机,却似千年古木之树桩,重新抽出新芽。
虽弱小,但未来可期。
在下只是一个医者,并不敢肯定益州那里有着医国之人,但从目前所见情况来看,那位确实要比许多许多人做的都好,都将之比了下去。
所以,在下想去看看。”
荀彧对着华佗拱手道:“我也这般想的。
最好不要让我等失望啊!
如今这大汉天下,是真的禁不起折腾了。
再不出现拥有真本事的医国之人,只怕真的是回天乏术……”
如此谈论一阵儿,几人之间,居然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有些时候,缘分就是这样的奇妙。
这三人,一为文士,一为武将,一为医者,谈论事情,却有志同道合之感。
或许,这就是美好的事物,以及家国情怀的伟大之处。
尤其是到了国家危难,危急存亡之时,更加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让更多以往毫不相干的人,产生相似的强烈愿望,相似的理想。
将其余的诸多心思,都给刨除,将这种理想给放到第一位……
“汉升,我观令郎身子似乎很不舒服,我粗通一些医术,这就为令郎诊断一下如何?”
一番交谈之后,几人已经熟悉了很多。
相互之间,不再称呼各种尊称,而是开始以字进行称呼。
黄忠道:“正求之不得,元化不说,我等一下也要求助元化出手,与我家犬子诊治一番。”
华佗笑道:“这个好说,其余都不说,单单看在这美味羊肉汤的面上,我都要为令郎好好的诊断一番。”
话说的有趣,黄忠荀彧都跟着笑了起来。
笑了一会儿之后,华佗收住脸上笑容,正色对黄忠道:“通过我从外部的观察,发现令郎病的不轻,似乎很是棘手,我医术不精,只能是尽力而为。
丑话先说到前面,汉升你心中也好有一个准备。”
黄忠对华佗抱拳道:“元化能够说出这话来,就已经超过了许许多多的医者,元化只管放手施为。
求医问药无效的事,我经历了许多,内心之中,早已无波澜,什么事情都能承受的住。”
华佗闻言,便不再多说。
他将手中空了碗筷交给也已经吃完饭弟子,便站起身来。
黄忠道:“饭食做的多,元化你们只吃一碗怎能吃的饱?
我接着与你们盛,犬子的病不当紧,你们先吃饱了饭,再诊断不迟。”
华佗笑着:“已经可以,八成饱正好,吃的太多,对身体反而不好。
我等不是将士,不必上阵厮杀,不必吃太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