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惊变(二)(第2/3页)
“递什么消息?”
门外的人刻意将脚步声放重,金缕绕过屏风,进了里间。
她先对着孙太后福了一礼,温声劝道:“娘娘还是不要叫人操心了罢,就这样安安分分待在这里,自然有结果。”
孙太后眼尾微跳:“你竟然投靠那竖子......”
金缕回望她,没有接话,却道:“金钗说的是真的。孙旭尘强娶是真,杀人是真,斩首,也是真。”
“只是这事过了太久,大家都忘了罢了。”
孙太后怒道:“你究竟在说什么?”
但只一瞬,她就变了脸色。
面前的金缕仍是微微笑着,垂下眼睛:“娘娘再忍耐些日子,很快就结束了。”
语毕,她便要往外走,孙太后忽然惊起:“是你姐姐......”
但金缕已不见踪影。
“娘娘?”金钗不解,探身想去扶她。
孙太后却忽然一蹶不振,浑身软倒下去。
*
当年强娶一事被翻出,孙旭尘一案便了结得迅速。
不但草菅人命,时隔多年又害死一位寒窗多年的举人,民愤乍起,再牵连上说不清道不明的“龙气”,连孙仁商也保不住他。
书案上就是此案的结果,孙仁商坐在圈椅中,正闭目平气。
赵陆似乎对此案很是惶恐,刑部有了定论后,他立刻遣了金公公前来解释,又兼安抚。
孙仁商未置一词,只道教子无方,反倒连累陛下担忧。
他隐隐察觉到不寻常之处,却又不知疑从何起。
如今只能找到那个忽然跳出来作证的人,再做打算。
孙旭尘虽然无能且放肆,但到底是他的儿子,老年丧子,究竟叫人神伤。
有人轻叩门扉。
孙仁商抬头。
“宵儿。”
“祖父。”
孙名宵入内,拱手道:“祖父节哀,莫伤了身体。”
孙仁商便叹气:“叫我如何节哀?”
二人静默一阵,孙名宵才道:“接连几件事来得太巧,祖父心内可有怀疑?”
当然有,只是如今对方在暗他们在明,还不知下一步如何走。
思索一阵,孙仁商道:“过几日,你入宫瞧瞧太后。将旭尘的事慢慢告诉她,别叫她太伤心。”
“是。”
“吴雪玮那里,也要拦一拦他,莫叫他查出什么来。”
“是。”
走出书房,孙名宵在廊下略停驻。
李氏已被送出京城,这些事大约波及不到她。
思及此处,孙名宵才能轻松一阵。
太后那里需要他去探看,孙旭尘的后事也要他操劳,还有沈延方一案,也需要人打点。
孙名宵只站了一会儿,便又走了出去。
*
自金缕走后,孙太后越发焦躁不安,短短几日便疲态尽显。
这日早起,金钗忽来报,说名宵少爷来了。
孙太后精神一震,又忙道:“快替我梳头。”
金钗也似乎有了盼头,应了一声,又手忙脚乱找起了玉梳。
待梳洗完毕,孙太后坐在榻上,等着金钗去请人进来。
又过了半刻钟,对方才姗姗来迟。
“叫娘娘白等一场,只是陛下说过,娘娘不可见外人。”
金缕立在门口,对着坐榻上的孙太后缓缓福了一礼。
孙太后盯着她,恨声道:“孙家养了你这么久,你竟心安理得这样对我?”
金缕只道:“娘娘可有要事?奴婢或可转告名宵少爷。”
帕子被捏得皱乱,孙太后勉强平下怒气,道:“如今三哥是这样的结果,父亲年事已高,难免动气伤身。宫里还有几枚回魂保命丹,你若顾念孙家这些年的养育之恩,就替我送出去罢。”
闻言,金缕思索一阵,却道:“这可不行。”
孙太后心一跳,面上仍平静:“怎么?你怕我在那东西里做手脚?”
金缕摇头:“早没有的东西,如何送得出去?”
无视了孙太后的惊诧,金缕慢慢走过去,在坐榻下首的锦凳上坐下。
她想了一阵,似乎在决定从哪里开口。
“娘娘一直知道,李太医是陛下的人,却不知为何。”
过了一阵,金缕终于开了口。
“那是因为当年,李太医独子病危,陛下偷送了一颗保命丹给他,救了他儿子的性命,所以李太医自然结草衔环,以命相报。只是当初我偷出锦盒的时候,并不知其中有两颗,所以这事,我也是这几日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