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3页)
这些隐秘的小欢喜她很想找一个人倾吐,但是想了想却又有几分伤心失落——她没有可以倾诉的人,服侍她的皖月也不行。
杨谢氏几欲呕血,圣上加冠礼之后御极,今年说来也是二十有三,而夫君也还未及三十,别说那是圣上,就算不是,也不该这样相称。
她已经许久不曾见过圣上,然而那位绝色妖姬的儿子,长相更年轻秀雅些也说得过去。
“以后可万万不能那么讲,那位可不是哥哥,是圣人,是陛下。”杨谢氏叹了一口气,她心里存了事情,没有心力来严斥:“圣人平素御下极严,今日不与瑟瑟计较,那是随国公府和瑟瑟的福气。”
这样关于圣上的言谈议论,杨徽音从前也是听过的,从前她听到“圣上”与听到“狼来”有的一比,对父亲嫡母的敬畏也叫她深深信服,然而今日却难得反驳。
“母亲怎么知道圣人严苛?”杨徽音平时不会反驳别人的话,更不能质疑父母,她对所掌握的言词的认识还不够分明,想了一会儿才小声道:“难道圣人比耶耶还要威严吗?”
在她原本的认知里,天子远比阿翁和耶耶可怕,但是真等她自己面了圣,反倒不这般以为。
自从杨徽音的小娘因为生她色衰,连带女儿也失宠,见识不比旁人,杨谢氏见她这样轻易就接受了那位是皇帝,只觉她可能是单纯不晓得何为君王,还真有一些被她问住。
若不是随国公污蔑太后,圣上未必会待她们如此苛责。
质疑天子血脉是何等重罪,便是杀头夷族也不为过,圣上瞧在太上皇的面子上不过是换了一种更体面的说辞夺官,已经算得上是极为仁慈了。
随国公府的前途风雨飘摇,万一哪一日太上皇山陵崩……杨谢氏每每思及此处都是满目愁云,倒也失去和一个小姑娘争辩的心思,慢慢恢复了平日那淡漠的神色,坐直身体。
“不可私议圣人,”她怕杨徽音的记忆力不好,辞色稍严:“圣上是要人跪的,岂是瑟瑟的父兄可以相提并论?”
杨徽音察觉到那只有力却纤细的手很适时地离开了她,温情逐渐退去,虽有些片刻留恋母亲身上的熏香与温暖,但只是点了点头,闷声道:“瑟瑟知道了。”
不同于母亲亲生的儿女,她要获取一点爱怜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那些亲手做的女红啊、糕点啊,那都是姐姐们讨好母亲的手段,她还停留在只会吃和绣水鸭子的阶段,夫人这一日待她和颜悦色,她应该知足才对。
她低头去偷瞄那放在一侧的精致食盒,咽了一下口水,方才吃了太多,新上来的奶卷还没来得及尝一尝。
这些好吃的都是长公主送给她的,母亲下车后应该会还给她罢?
杨谢氏虽然也喜欢精致的点心,奈何这孩子一路上眼睛都惦记着那盒子吃食,心思藏都藏不住,直到回府下了马车,却依依不舍地说要孝敬给她和耶耶,忽然觉出有一点可怜,索性叫皖月全拿回她的院子去了。
随国公世子杨文远今日不当值,但杨谢氏进正堂见到他的时候还是很意外,他今日居然没有陪着平康里的相好去郊外踏青。
“夫君今日怎么得闲回我这里,早知道就让徽音过来见一见,”她解了外衫递给侍女,笑吟吟相近,却意有所指:“春色正盛,何不去倚红偎翠?”
“她都五六岁了,又不是襁褓婴儿,改日过来请安也是一样。”
杨文远现在哪有心情和自己的女儿亲热,勉强笑了笑,“夫人说哪里的话,今日阿爷知道你与徽音往长公主府上去,叫我过去训斥了一顿。”
随国公的脾气真是越老越倔,他们夫妻两个夹在中间也是难做,杨谢氏头痛,顾不得纠正他对杨徽音年岁认知的偏差,也是一肚子怨气。
“谁做天子不是做,太上皇都不在意,怎的国公爷自己做了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也要叫你我和小叔叔做吗?”
今上乃是中宗皇帝第十子,本该称太上皇一句“三哥”,但是他的生身母亲、也便是那位中宗宠妃被太上皇强占为后,这是宫廷中心照不宣的秘密。
虽说表面上是兄终弟及,但太上皇默许的说法却是太后入宫之前两人便已经两厢有情,生下了今上,就连太上皇膝下唯一名正言顺的朝阳长公主都私下称皇帝为“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