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话语权之争(第2/3页)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动态图形组的那些专家学者,大企业想把解码压缩的技术标准,变成他们一个自嗨的玩物。

要不然,他相信动态专家组是会开始学着,尊重华夏的科研技术人员和企业的,那华夏在运动图像和语音压缩解码标准,自然而然也就拥有了话语权。

但是这样做,有三个前提,第一是他压缩解码标准的确要比动态图形专家组做的更好,如果他的压缩解码标准没有动态图像专家组的压缩解码标准好,那一定没有可能在这场竞争中赢过动态图像专家组,更别说获得话语权。

不过这一点并不难,他只需要像现在这样,在动态图像专家组所发布的解码压缩标准,做一点小小的改进,加入一点擎天研究的技术就可以了。

换句话来说,他的解码压缩标准其实是站在动态图像专家组这个巨人的脑袋上的。

这就简单的多了,毕竟,哪怕是一只蚂蚁,只要其站在巨人的头顶上,它依旧比巨人要高,更何况擎天所研究出来的解码压缩技术也不算太差,跟索尼,飞利浦在这方面打个平手的自信,他还是有的。

第二则是能不能将整个华夏所以生产影碟机的企业都给整合起来,一起使用这个由擎天带头的做出来压缩解码标准。

如果连华夏的影碟机企业都无法整合起来,那擎天想要代表华夏影碟机行业发声,想在动态图像专家组内拥有话语权,那简直就是在做梦。

第三则是能不能将擎天影碟机卖到海外去,能不能侵占索尼,飞利浦这样国际企业的地盘。

如果不能的话,那等于说他和其他华夏影碟机企业不过是在圈地自萌而已。

到时候,索尼,飞利浦等国际巨头必将对他和其他华夏影碟机企业发动的猛烈攻势,就如前世影碟机行业所面对的一样。

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说,他必须如太祖所说的那样,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主动将战火燃烧到这些大公司的地盘去才行。

这一点他到是信心十足。

华夏的产品如果没有竞争力的话,又如何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最大的进出口国?

这世界三分之一的产品都是由华夏生产的。

只可惜的是,华夏的品牌在国外叫的响的并不多,大部分只是代工贴牌生产,还有相当一部分在海外,又另外叫了其他名字。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状,除了国内企业在国外水土不服,不熟悉国外的风土人情,资本力量薄弱以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外国人对华夏有偏见。

认为华夏的产品价低质劣,甚至直接歧视华夏和华夏人。

不知道有多少外国人宣称自己从不使用华夏商品,家中没有一件来自华夏的东西。

当然了,这些人的下场通常是被啪啪打脸,脸都要抽肿了。

在04年,就有一位美国记者写了一本叫做《没有“华夏制造”的一年》的书。

在当年过圣诞节的时候,这位记者忽然发现,家中39件圣诞礼物中,“华夏制造”的有25件。

与此同时,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华夏。

面对此情此景,她不禁想到:如果没有华夏产品,美国人还能否生存下去?

于是她就开展了一年不用华夏商品的挑战。

在这一年中,她面对了无法给孩子们购买玩具,无法给丈夫购买太阳镜,使得丈夫只能去“偷”幼儿园失物招领筐的儿童太阳镜等等一系列糟糕的境遇,因为这些都来自于华夏。

但这些华夏企业扬帆出海所遇到的问题,对于擎天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毕竟以上种种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钱字。

只要宣传,广告打的到位,擎天的知名度自然可以打开,至于说水土不服,大不了,他也学着国外企业聘请一些退休下野的政要,作为公司顾问,或者独立董事之类,入乡随俗嘛。

至于说最重要的产品力,那就更不是什么问题了。

现在的国外民众还没有领略到华夏商品究竟有多香,毕竟他们买到的大都是华夏代工贴牌生产的商品。

钱都让中间商赚去了。

一旦他们领略到,他们立刻就会成为华夏商品的忠实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