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第2/5页)
不止茵茵家,一般人家都做了灯笼挂在高处,把整个村子都照亮了。
正看着电视,苗奶奶拿了几根蜡烛进来。
“把这蜡切几截使吧,也不知道场子里点了灯没?”
苗学松下地:
“我过去看看,顺便拿点吃的给他姥爷。”
李丽娟赶忙下地去收拾:
“蜡放场子里鸡舍门口那了。”
“行,我知道了。”
“爹,我跟你一起去!”苗于荣忙跟上。
茵茵又拿些暖水果和冻的分开装,里面还放了点糖,让他爹带过去。
李丽娟则收拾点点心和炒货。
养殖场也挂了灯笼,还是两盏,就在大门口,站家里院子就能看着。
苗学松到时,李姥爷刚点完蜡烛回来,每个马棚、牛棚、羊圈、猪圈门口避风处都点了一截蜡烛。
李姥爷正在那烤土豆吃呢。
苗学松父子连忙将带过来的吃的拿出来:
“这都是娟子和茵茵让我送过来的,还怕你一个待着没意思,把收音机也给你拿过来听。还有这是刚包好的饺子,一会儿你撂小锅煮着吃。”
李姥爷眼睛一亮,看着收音机,没有拒绝。
把烤好的土豆递给苗于荣,拿着苗学松带过来的东西吃起来,边调了个自己喜欢听的节目,边吃边听。
他话少,苗学松跟他也没多少话说,检查了下畜牲棚,又给一只大狗,两只小狗喂了点东西就回去了。
路上苗于荣有点沉默,半天才道:
“我姥爷……我老舅都没给我姥爷拿吃的!”
大过年的,不管爱吃不爱吃的,不都得准备点零嘴,不能叫人肚子里空着。
苗学松轻叹:
“我听着你老妹和小叶打电话了,说是开春在场子里多建点鸡舍,还要建几间房子,到时你姥爷和你姥就到场子里住,干活也方便,不用看谁的眼色了。”
这还是他们看着的,往年看不着的,又能怎么样了。
苗于荣脸上舒缓。
“等你和我妈到老了,我不会让你们受着一点委屈的!”
苗学松心里又是感动,又是欣慰,拍拍比自己都高的儿子:
“爹知道,你们兄妹五个都是孝顺的!爹不愁晚年。”
孝顺是一种优良传统,需要一代一代往下传递的,当然也需要长辈以身作则。
苗于荣有点不好意思,再没有开口,只将姥爷给的烤土豆揣进怀里,回到家给了茵茵。
心大的茵茵还挺高兴的,接过来:
“姥爷又烤土豆了?不对,他该不会只……”苗于荣点头。
茵茵心里有点发堵。
倒是李丽娟好笑地拍了拍她的额头:
“行了,刚才不是送了吃的过去,想那么多也不怕老的快!”
儿子能有多孝顺?
那得取决于儿媳妇的性格。
要她说她老兄弟媳妇已经算是难得的了,人家不可能不给他吃的,肯定是她爹没拿。
只是家里孩子们和她跟苗学松学的,孝顺惯了,见到这情景就觉得他们老舅、老舅妈对他们姥姥、姥爷不好。
茵茵点头:
“过几个月就好了,等场子里房子盖好了,到时让我姥和我姥爷住在场子里就能自己做饭吃了。”
娘几个说话,旁人没听着,看了春晚后,放了一挂鞭炮,吃了刚煮的饺子,大家又重新洗洗脸、洗洗脚便上炕睡觉了。
今天晚上各屋的灯都没有关。
赵桂花看着棚顶的灯泡发呆。
苗于喜问她:
“怎么了,开灯睡不着么?”
赵桂花摇头:
“不是,就是觉得今天像在梦里似的。我长这么大小还没吃这样好过呢!今年过年真好,又热闹,又……反正啥都好,娘也好,真希望往后年年都能这样。”
她也跟着苗于喜改口叫娘。
苗于喜轻柔地笑了:
“好就好,虽然我们不是亲生的,但用了真心未必比亲生的差多少。”
赵桂花点头,她知道这个道理。
第二天一早,茵茵都还没睡醒呢,就听到外面劈里啪啦的鞭炮声。
“几点了,都起来了?”
孙琪看了下表:
“六点半!家里都起来了,听老姨说初一要起得早一些,这样一整年才能都勤快。”
茵茵:……
“那我晚点起吧!”让我懒上一年最好了。
孙琪失笑:
“你这样说好像也有道理,那要不你躺着,我下去和老姨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