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2/3页)
“臣遵旨。”
两国交锋,看的不是善心,凭你生死存亡,别来祸害我朝。
忠顺亲王奉旨接待使臣,早已答应帮他们要到药方,最终却只拿到百人份配药。使臣虽未说什么,但眼中不悦和轻视,仿佛耳光打在忠顺亲王脸上。
“不过区区药方,害得本王在使臣面前丢脸,着实可恨!”
身为朝中唯一亲王,奉旨迎接使臣本是荣幸,谁料竟不能让他如意,在最后翻船。
“既然你们不仁,休怪本王不义,新仇旧恨一并清算!”
看着西南使团远去只剩背影,忠顺亲王抬手捶在城墙上,愤恨甩手离去。
对外之事处理完毕,便该对内。卫若兰等西南战事有功,如今战事终结按理该论功行赏,可事情并不顺遂。
“西南虽有战事,却并未大动干戈,将士自当封赏,却不必封赏太过。”
“此言差矣,蛮夷阴险狡诈最擅偷袭,守卫西南并不比酣战容易。况且有鼠疫威胁,正应当给予丰收赏赐,才可见陛下圣明。”
无论大事小事,在朝堂上总能吵起来,皇帝已经见怪不怪,甚至在无人注意时低头叹口气。
果不其然,一早上也没吵出个结果。
散了早朝,林如海同陈大人并肩出来。
“陈大人,整个早朝看你精神不好,可是生病了?虽然众人视线都是西南之事上,但年后官员调派还需核查,可别误了手上要事。”
“我正是为了这件事心烦,林大人有所不知,前几日吏部定下的人员名单出来,我循例去看,却在上面瞧见个去年刚入仕的年轻人,在外不满一年就要调回京城任职户部。”
督察院说白了就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管,只要有看不顺眼的就可以上奏弹劾。陈大人恼得眉毛都要飞起来。
“若是在任上做出政绩,自然等年底核查明年晋升,偏偏多一年都不能等。哼,如此晋升迅速,怕是卫将军都比不上!”
林如海若有所思。
“官员三年考核,他这样着急怕是有人在背后。你可调查清楚了?”
“正待去调查,我倒要看看,什么样的政绩能让他一年之内从地方县令调往户部,若是没有,定要将幕后弄鬼之人揪出来,告辞!”
匆匆拱手,陈大人气冲冲出宫去。
要让朝堂彻底清静,谈何容易?林如海摇摇头,抬脚要走,身后传来太监声音。
“林大人请留步,皇上召见。”
远处宫门方向,忠顺亲王正看着这一幕。
“这老狐狸果然深藏不漏,此番封赏陛下定会听从他建议。好容易将那些世家勋贵打压下去,岂能让他们死灰复燃?”
在他身后站着几位大臣,互相对视,为首一人拱手。
“王爷放心,卫若兰乃是卫家余孽,陛下定心中有数。况且当年打压旧勋,林如海也出了力,他应当不至如此糊涂。”
“这可未必,朝堂正值用人之际,卫老爷子老实,保不齐卫家能重新站起来。况且他们都是贾家姻亲,你怎么知道他们不会在背后有交易?”
忠顺亲王眯着眼睛,透出危险和算计。
身后众人面面相觑,确实不能保证。
御书房里,林如海单独觐见,果然说到卫若兰。
“微臣斗胆,想请问陛下是要将卫将军留在京城,还是放去西南?”
“有何区别?”
君臣二人对视,比在朝堂亲近自然,话题却不轻松。
“若留在京城,金银爵位自然都有。若南去,倒与冯总督遥相对望。”
简单来说,留在京城有面子,远去西南有里子,本质是给银子还是给兵权。
一针见血说到点子上,皇帝爽快大笑,伸手点他。
“满朝只有你敢说实话,果然叫你来对了。只是西南与福建不同,那边有你未来女婿掌管水师,卫若兰去西南可是兵权政权都拿在手里。”
“这有何难?他是武官,再派个文官就是。”
林如海半点不慌,随口回应,被皇帝嗤一声。
“说得容易,西南原是他驻守,早有威信,寻常文官谁能去?你去?”
“启禀皇上,臣年迈,再过几年便乞骸骨回乡,恐不能长途跋涉。”
拱拱手,索性倚老卖老。
皇帝瞪眼。
“你才五十,乞什么骸骨?回去想几个人来,文官武官都要,朕再思虑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