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一一四(第3/4页)

赵维桢身形微顿。

她还没明白他为何在这时候又耿耿于怀起来,吕不韦已然拉开了距离。

“我既不想存贵族,也不想存韩国。”吕不韦冷淡道:“世袭勋贵,与不韦有何干系?子云欲速则不达,维桢推广小篆、纸张,不也是为了有那润物无声,缓慢渗透的意思?眼下直接灭韩,注定会引来韩人仇恨与五国联手。不韦以为,可接纳韩王投降,留韩王于咸阳为质,且另立新王。”

一番长言,赵维桢迅速明白了他的意思。

“立一名愿为秦人的韩公子为王。”赵维桢接道。

“如此,维桢在韩国推行秦律、秦法,要韩人写秦文,要学童读秦书,不是更为方便么?”吕不韦继续说:“待到下一代,新郑人人说秦言,写小篆,再设立郡县,也就不会遭遇激烈的抵抗。”

吕不韦欲图实施怀柔政策,根本目的在于缓和秦王政与韩国公室的矛盾——再进一步说,缓和专()制君主与奴隶制贵族之间的矛盾。

确实是个法子,甚至符合赵维桢最初的构思。

这是吕不韦意识到自己与嬴政、与赵维桢政见相左后,开始调整自身步调的第一步。

好啊。

赵维桢想了想,终于明白过来他点出自己称他全名的意思了。

“我也就是个吕不韦?”言下之意即是,他为她着想,她却还在拿他提防呢。

“你倒是——”

“相国、君上!”

只是赵维桢刚想开口回应,一名作儒生打扮的士人就兴致勃勃地走了过来。

有护卫、有魏兴与朱平在,儒生不得近身。但年轻士人却是分毫不减热情,扬起手嚷嚷起来。

“我将……交给管事,说……可亲自交由……过目。”

广场上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士人距离他们七八步远,二人均是没听清年轻人在说些什么。

“此事回去再说也不迟。”

吕不韦无所谓地结束了话题:“切勿怠慢了这些儒生,小心他们撰文骂你。”

赵维桢冷笑几声:“骂就骂了,他们撰文骂我,我就不会提笔骂回去?”

当然了,说是这么说,赵维桢也不愿意没事找骂。

吕不韦定下言之有物便可领百金,虽是为了博名声,但也收到过一些零零碎碎有用的信息。今日他们在场,有儒生写了有用的东西,想亲自交给他们,无可厚非。

于是虽夫妇二人嘴上不客气,但还是前行几步,走到儒生面前。

儒生见二人上前,客气行礼:“赠送纸笔的管事说了,我有谏言,可直接呈与相国与君上。”

吕不韦笑道:“给我便好。”

未曾料到,儒生却是摇头:“我只有一言。”

一言?

赵维桢来了点兴趣。

她比吕不韦离儒生近一步,也没多想,便又走近了一些:“那你说。”

儒生凑到赵维桢面前。

先前他双手抄进宽袍大袖之中,待到赵维桢的身躯略略越过护卫的封锁,儒生才放下双手。

离得那么近,赵维桢反而产生了视觉盲区。

她只是听到面前的年轻人呼吸节奏发生突兀的变化,在赵维桢看不到的角度,一把短匕落入他的掌心中。

“狼狈为奸、一手遮天,怎能容你们这等人乱了天?这一刀是为韩国!”

儒生抬起手。

冰冷的寒光在半空中划出凌厉弧线,直直朝着赵维桢的喉咙袭去!

她蓦然瞪大眼。

眼见着匕尖要先于赵维桢一步没入她的皮肤,紧急时刻,从她的身侧探出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手。

在这样的情况下,时间流速仿佛为之减慢。

赵维桢愕然扭头,看到吕不韦牢牢地抓住锋利的匕首,钳制住了刺客的进攻轨迹。

匕锋深深切割进他掌心的皮肉里,殷红液体淅淅沥沥顺着青铜下落,染红了他的手掌,血液更是淅淅沥沥滴在白色的衣袖上,近乎刺目。

下一刻,魏兴一脚踹飞了欲图行刺的儒生。

他距离护卫那么近,场面尚未产生骚乱,他几乎是立刻就被生擒在原地。

赵维桢猛然回神。

“你干什么?!”她横眉道:“他伤不到我的!”

魏兴就在她身后,怎么能沦落到要吕不韦本人出手!

吕不韦却是一把将赵维桢拉到身后,他松开匕首,金属落地发出分明的铿锵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