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精明的倭国人(第3/3页)

……

“朱教谕,这函馆港的,到了冬天的时候,不会结冰吧?”

在函馆码头修建工地上,兰乔生感受着海风吹拂,面上有点担忧。

这里的渔业资源太丰富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函馆港的人口已经从两千来人变成了一万多人。

这里已经有了兴旺发达的迹象。

一旦等到李耿带领的探险船队从美洲返回,那么作为一个重要中转港口的函馆港,前途就更加广大了。

作为函馆港的负责人,兰乔生自然是希望这座港口能够快速发展。

这么一来,他这个原本只是负责千把号人的管事,就有望成为函馆港的都督。

那个权力和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监测函馆港口的水温以及气温变化。从天气的变化来说,这里的情况跟辽东道的情况还是相对比较接近的,但是水汽会更加充分,意味着到了冬天的时候,下雪的时间会多很多。

正常情况下,在这种地方,港口在冬天结冰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但是函馆港外面海域的水温,很是特别,明显要比我推测的要高十来度左右。

如果这个趋势能够一直维持下去,那么函馆港在冬天,也应该不会结冰,船只能够正常出航。”

朱铜跟着李耿他们来到了函馆港之后,就留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小规模的气象观测站。

有着朱铜亲自带领,气象观测站的进展自然非常的顺利。

“比想象的要高十来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虽然兰乔生对于朱铜说的话,很是开心。

不过他心中的疑问,却还是存在。

“这估计就是函馆港口外面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我的初步观测,太平洋的海水,在函馆港口外面的海域,似乎都是从南向北流动,将南边更加高温的海水带到了北方。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还在研究。”

朱铜不愧是观狮山书院气象观测站的奠基人,对于气象变化方面,有着非常高深的研究。

像是暖流这种东西,他居然也已经找到了蛛丝马迹。

作为后世的北海道渔场,这里可是世界上四大渔场之一。

而这么靠北的海域能够成为世界四大渔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千岛暖流。

也就是在太平洋西北部地区,海水向北流动,这些暖流在北海道附近跟冰冷的海水冲击在一起,带动了海底的各种浮游动物和微生物由海底冲击到海面,给许多海鱼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所以这里才成为一个巨大的渔场。

按照大唐现在的捕鱼能力,再发展一个一百年,也不用担心这里的渔场会变得渔业资源枯竭。

当然,这些情况,朱铜现在还不清楚。

但是已经摸到了门槛了。

“只要确定冬天不会结冰,那就太好了!虽然冬天的时候,捕鱼估计没有那么方便,不过我看港口附近的海蟹也非常的丰富。

那么巨大的海蟹,如果运输到长安城,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甚至函馆港这里可以借着这些机会,发展一下其他的产业,制作一些蟹酱之类的东西,想来应该也是有市场的。”

兰乔生如今是不予余力的想要发展函馆港。

最近一段时间,他也陆续安排了一些人手把函馆岛的情况给调查了一番。

除了少数的土著,这座岛屿基本上没有人居住,完全可以任由他发挥。

当初东方平都督可是跟他承诺过,如果他可以把函馆港发展壮大,那么函馆港都督的位置,就是他的了。

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动力啊。

兰乔生显然愿意为此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