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2章 小康之家(第2/3页)

只要利益的诱惑足够大,一定会有一批百姓来到陇右讨生活的。至于你说的胡人做大的问题,我觉得多虑了!只要我们持续的提高陇右道的汉人比例,胡人就不可能坐大。”

如今的陇右道已经不是十几年前的陇右道。

不仅两边的吐谷浑和西突厥被灭了,丝绸之路如今也变得更加繁忙,就连胡人对大唐的依赖也大大的增加。

已经习惯了茶砖和盐巴,习惯了剪羊毛挣钱,许多胡人的心态已经开始变化。

不用拼命就可以过上好日子,还有几个人愿意跟自己的小命过不去?

凉州这几年修建了不少蒙学和小学,不管是唐人还是胡人,只要是适龄的孩童,都可以进去接受教育。

再过个几年,那些接受了新式教育的胡人子弟慢慢长大,凉州的局面必然又要焕然一新。

“朔州那边的人口和赋税增幅是仅次于凉州的,如今已经从垫底的状态进入了前二十名,并且势头很猛,过个几年就能进入前十名。所以宽儿你说把朔州北部推广棉花种植的那一套利用到凉州这边来推广香料,朕是同意的。只是,这香料的种植面积,不可能像是棉花一样需要那么大吧?”

李世民坐在一旁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在他看来,香料这种金贵的东西,需求是非常有限的。

哪怕是大唐现在的香料消耗量相比十几年前增加了几百倍,总数跟棉花相比,也是非常有限的。

“这个也很简单。香料的种植面积广了,价格必然下降。这价格下降了,能够用得起香料的人就变多了,销量必然就会上涨,到时候对香料的需求就会增加。当然,这并不能完全解决陛下的担忧。

凉州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但是我觉得大唐的商队去西域,不仅可以携带丝绸,香料也是非常适合的呀。对于西域的那些国家来说,香料的金贵程度绝对比大唐还要高,这就意味着贩卖香料会有大量的收益。到时候,凉州本地生产的香料,必定可以让丝绸之路变得更加繁忙。”

李世民:“万一到时候种植香料还是挣不到大钱,对大家的吸引力下降了,陇右道的胡人,可能就真的会借着这个机会崛起了。”

李宽这话虽然有一些道理,但是显然还没有完全解决李世民的担忧之情。

“陛下实在是担心的话,到时候我们也可以在陇右道大力的推广土豆种植。算算时间,李耿和李义协率领的船队,应该快要到达美洲了,到时候带回来土豆和玉米,我们首先在陇右道推广。”

虽然土豆和玉米最终肯定是要在大唐全国推广的,但是先后有别。

只要朝廷愿意优先支持在陇右道推广土豆和玉米,勋贵们必定趋之若鹜的安排家中子弟去陇右道。

当然,前提是这个土豆和玉米真的存在。

“既然宽儿你这么有信心,那就按照你想的去做吧。”

李世民不大好说自己不相信“妖言惑众杨本满号”可以从美洲带回所谓高产的土豆和玉米。

但是鉴于李宽过往无往不利的战绩,他倒是没有表示反对。

李世民都是这个态度,上官仪就更加不可能继续反对了。

“王爷,陇右道的这些士族,通过多年的互相通婚,彼此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的复杂。要想彻底的扳倒他们,一定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说服证据,否者很可能会引起动乱。”

上官仪开始考虑如何执行李宽的想法了。

论起煽动人心,世家们搞起来可是得心应手。

“这个好办,打一批拉一批,这一招不管什么时候都很有用。马家如今是冒尖的椽子,肯定要搞掉他。其他的世家大族,只要愿意迁移到岭南,朝廷不仅不打压,还可以帮忙在岭南站稳脚跟,甚至在当地衙门安排一些职位。

至于一些依靠在这些士族身边的小家族,可以考虑适当的扶持一些名声好的,听话的,支持朝廷大政方针的起来。当然,凉州不再需要那种大世家,我们需要的是千千万万小有身家的小康之家。”

“小康之家?”

李宽的话刚刚说完,李世民就对这个第一次听到的词语充满了兴趣。

“没错,小康之家!《诗·大雅·民劳》有言: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在我看来,小康之家就是小有资产的人。这些人可以是各个作坊里头三级以上的匠人之家,可以是凉州城外那些开着小食肆的掌柜之家,可以是县衙里头某个胥吏之家,也可以是家中有着几百亩良田、几个奴仆的农夫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