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地主爹的烦恼27(第3/6页)

家里气氛一片冰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韩继学撺掇的韩继文没考成院试,本以为能安下心读两年书,等到他成了童生,谁知爷爷腿断了,需要花费大笔银子,现在两兄弟连书都不能读了,对此他耿耿于怀,找到韩承明:“爹,你有没有想过分家?”

韩承明眼睛闪了闪,接着颓丧的摇摇头:“你爷爷不会同意的。”

韩继学当然知道爷爷不会同意分家,可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只要想法子,总能达成目的。

韩继文在旁边说道:“爹,我打算抄书挣银子,若挣到银子交了束脩,我可以继续读书吗?”

他已经不敢指望爹娘了,还是自己想办法吧,举人他不想的,总得把秀才考了,好歹有个功名,将来可以在镇上当个教书先生。

韩承明眼睛一亮:“可行吗?”

韩继文点头:“学馆里有许多学生都在抄书,能挣不少铜板。”

韩承明满意的点头,现在他真有些喜欢这个儿子了,他看向韩继学:“你呢?怎么打算的?”

韩继学心里暗恨,其实他早已在抄书,也挣了几两银子,都偷偷的存着,没想韩继文这个傻蛋竟然把这事情抖了出来,他只能道:“爹,我也可以抄书。”

韩承明笑了:“行,只要你们挣到束脩,就让你们继续读书。你们去科举的银子,爹来想办法。”

韩继学提醒:“还是先分家,不然挣到银子,爷爷也会让拿来给他治腿。”

韩书博已经是秀才,他已然迟了他许多步,如若在再追赶不上,待到韩书博考中举人,他有种感觉,那时,他就会永远活在韩书博的阴影下,再不能寸进。这让他怎么可能甘心,那就是一个小傻子啊,凭什么要被他压制的死死的?

可大伯一家搬去县城,他即便想做些什么,却碍于人小势微,没有银子铺垫,束手束脚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先谋算家里,一切都得等到他成了秀才,有了些能力,才便于行事。

韩承明一凛,“对,必须分家。”

然而,他们想分家,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别说韩兴旺不同意,就是柳菊花也不同意,不分家,几个儿子都是劳力,田地里的活大家一起做,重活累活不需要柳菊花,儿子就能做了。

一旦分家,老头子腿断了,地里活她是不指望儿子帮忙,那么只得她自己做,她可不愿整日里耗在田里做农活。借故两个小儿子还没成家,坚持不分家。

可韩承宗韩承续两人知道家里银子都给爹治腿了,此时他们已经不想着家里能给他们娶上一房媳妇,对于分家,他们欣然赞同,分家后,他们能得到几亩田地,再去镇上找些活做,一年下来,总能存几两银子,用不了两年,就能娶上媳妇。再则说,像他们这种没成亲,便分家有了田产的,反倒好说媳妇。

韩兴旺柳菊花没了法子,只能耍赖不愿分家,几个儿子心中怨恨加剧,对待两老也没了好脸色,话里话外带了埋怨。一家子父母兄弟,看对方不像家人,反倒像仇人,日子过得吵吵闹闹,矛盾不断。

在韩继文抄书挣得二两银子交了束脩,去了学馆读书后,矛盾激化,韩承续韩承宗以为爹娘又贴补了大哥一房,更是怨恨爹娘偏心,丝毫不在意他们。韩兴旺以为儿子有银子也不愿拿出来给他治腿,恨上了儿子,又在韩继学有意无意的挑唆下,全家人又干起了架。

打过之后,韩承宗韩承续对爹娘彻底失望,也没说分家不分家,兄弟俩默默去了镇上找活做,一年到头也不回家,除了吃喝花用,每年还能余下几两银子,这让他们看到了甜头,更是不愿回家。

韩继学终于用计赶走了两个叔叔,本以为不用自己抄书才能交束脩,哪里想到他爷爷被几个儿子伤透了心,觉得儿子都没用,哪里还能指望孙子,根本不肯支持他读书。每到收获季节,卖了粮食,就把银子拿去医腿。

韩继学看不到希望,暗地里望着老爷子的目光含着刺骨的寒意意。

韩继文不注意瞧见哥哥的眼神,狠狠的吓一跳,之后更加沉默,空闲下来便抄书,却暗暗注意哥哥的动作,发现他竟然在给爷爷下药,他不知道那是什么药,却眼见着爷爷的精神一日不如一日,他吓的心都快要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