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僵持(第2/3页)
那几个人到了近前扑通一声跪倒,为首的那个带着哭音地说道:“陛下,不好了,王后她们可能被宁人抓走了。”
石在勋一脚踹过去,直接踹在那人脸上。
可能?
都他妈的亲眼所见了,还可能?!
李叱他们回到大营里,他看向澹台压境:“你们回来的时候,一路上都做好记号了?”
澹台压境道:“一路上都留了记号,不过渤海人应该会破坏掉,这样一条以前谁都不知道能走的路,现在成了巨大威胁,渤海人断然不会留下。”
李叱嗯了一声:“渤海人会顺着你们一路从平原城撤走的路线查,他们就一定会发现记号,所以他们也一定发现了那条路。”
澹台压境一开始以为,李叱的意思是带更多的兵力从那条路翻山过去偷袭渤海本土,可此时听起来,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了。
“带你的本部兵马,去埋伏好吧。”
李叱笑了笑。
澹台压境瞬间明白过来:“遵命!”
他立刻就转身出了大帐,回去后带上自己的本部人马,进山埋伏。
李叱看向余九龄:“刚才你都跟人家说什么了,我隔着千里眼都看到石在勋那张脸很难看。”
余九龄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李叱眯着眼睛看了看他,余九龄噗嗤一声就笑了。
“真的就是好好讲道理来着,可他非要先让我放个屁,这种要求,我是闻所未闻。”
“那你放了吗?”
“试了,没挤出来。”
“……”
第二天一早,斥候来报,说是看到了渤海国的大军正在收拾行装,像是要撤退了。
刚回报不久,渤海王石在勋派来的使者就到了大营外边,求见宁王。
李叱让人把使者带过来,不多时,在中军大帐中接见。
那使者看起来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看起来有些害怕,但还强撑着保持镇定,甚至还想装出来几分倨傲。
但是一看到中军大帐两侧的宁王亲兵,那种倨傲就怎么都装不出来了。
“渤海王的意思是……我大军可以退兵,但,在日落之前,宁王要把渤海王的族人全都放回去,不然的话,双方只能在战场上一决胜负了。”
使者说这些话的时候,明显没有多大的底气。
“回去告诉渤海王,退回你们渤海国内,我会先放一半人给他送到边关外,如果不先退兵的话,我就送一半尸体给他。”
使者大概来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会是这样的结果,所以也只是不深不浅的争论了几句,随即告退离去。
他来,本就不是来示弱的,只是想迷惑宁军而已。
渤海军假意在整顿装备撤军,速度不紧不慢,三天才撤出大营,然后缓缓朝着山谷那边退去。
他们行军的速度也很慢,那么庞大的军队,退走的时候漫山遍野,看着倒是壮观。
到了第五天,渤海人才勉强退回到山谷口那边,却又停下来,装作一队一队有序进入峡谷的样子。
到了第八天,宁军从山上下来,每个人的腰带上都差不多绑着三四颗人头。
这支宁军故意在渤海人不远处经过,那些渤海人看的清清楚楚,有多少颗血糊糊的人头在宁军队伍里。
尤其是那领兵的将军,战马的一圈挂满了人头,这种血腥的场面,不知道吓坏了多少人。
不久之后,渤海王得到消息,他安排的从山里想要偷袭宁军的队伍,全军覆没。
五万多人,被宁军将军澹台压境率军伏击,两万宁军,杀光了这五万多人。
又到了第二天早上,一队宁军骑兵过来,到了渤海人营地外边,扔下来十几颗人头后就拨马回去了。
渤海军士兵把人头带回去,当石在勋看到那些人头的时候,脸色立刻就白了。
这十几颗人头,都是王族比较有威望的人,这是宁王给他的警告。
如果你想继续耍花招,那就准备好迎接更多的人头。
此时的石在勋,才是真正的骑虎难下。
回去?
回去的话,他的族人也未必能被放了,但可能会活着,不回去的话,他满族就要被灭门。
此时他多盼着桑国的水师,已经将军队运送到了宁王军队的背后。
面对入侵的敌人,李叱从来都不会讲什么仁义道德,这样杀人是否有违仁义,他更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