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两只菜鸟压马路(第2/3页)
边军对此当然不服,双方经常发生一些纠纷。军纪如铁,他们不敢冒着触犯军规的风险动手开打,可吵架或者互相埋汰,却是司空见惯的。
当然,这些跟潘龙和韩风没关系。无论边军还是禁军,对他们这些北地出身的官宦子弟都颇为友好——彼此不对付,那是一回事,但究其根本,他们终究都是大夏军人,在很多问题上,始终还是一致的。
两位禁军十分健谈,给他们详细介绍了这码头和画舫的种种精妙设计,以及列代天子巡游时候发生的一些趣闻佚事。言谈亲切风趣,大有前世出租车司机的风采。
不知不觉,他们就攀谈到了中午。这一班巡逻结束,两位禁军要回营房休息,潘龙和韩风自然也就告辞离开,去品尝一下玉门城的经典美食。
和定丰镇不同,玉门城的餐饮业要丰富很多,内容也颇为全面。在这里不仅能吃到西北传统的各种面食,也能吃到一些中原甚至东南的菜肴。
比方说,将猪肉肥瘦相间地搭配好一碗,放上配菜和佐料,在锅里隔水蒸熟,那就是南方荆州地区的一道著名美食。
这道菜重油重糖,甜糯可口,十分合韩风的口味。他一口气吃了三份,吃得满脸是油,笑逐颜开。
潘龙对于这道菜不是很有兴趣,倒是对扬州风格的千丁豆腐羹颇有兴趣。这道菜将以豆腐为核心的各种食材切成丁,按照一定的顺序下锅,最后炖成一大碗,热腾腾香喷喷,各种食材都炖得恰到好处,软而不烂,一块一块清清楚楚,一勺舀起来五花八门,吃到嘴里也滋味丰富,让他不由得想起了江南的花花世界。
(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江南,究竟会是什么模样……)
这顿饭的确好吃,可花钱也多。两个人吃一顿,愣是花了纹银三两。付账的时候韩风都傻了,再三确认是三两而不是三钱,然后不停地跟潘龙抱怨,说是太浪费。
“两个人在定丰镇最好的馆子吃一顿,两钱银子都用不着。玉门城的饭菜实在太贵了!”
这样的话,他唠叨了五六回。
三两纹银的确不是小数目,但其实也就这样了。这个世界可没有前世那么发达的物流,很多食材的运输成本都极高。要在西北之地吃一顿南方美食,而且还吃得不少,花上这个数目,倒也不奇怪。
老爹潘雷回忆自己年轻时候闯江湖的经历,曾经谈过在扬州吃“鎏金鱼片”。深海里面才有的鱼,从抓住到切成薄片上桌,前后不会超过两个时辰,极为鲜嫩可口,让他几十年之后依然印象深刻。
它的价格也是印象深刻的重要原因,鎏金盘的一盘鱼片,加起来不会超过二十片,便是一两黄金。
跟那个比起来,这一顿又算得了什么呢?
潘龙劝了韩风一番,结果韩风倒是不心疼那三两银子了,转而好奇“鎏金鱼片”究竟是什么味道。
“龙哥,你说咱们这一趟闯江湖,要不要专门去一趟扬州?尝一尝这鎏金鱼片?”
潘龙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我们的盘缠不少,可扬州路途遥远,一路上就要花不少钱。等到了地方,怕是也剩不下多少了——难道你想要吃霸王餐?”
韩风顿时就蔫了,苦着脸叹道:“钱是英雄胆,一文钱难死英雄汉啊!”
潘龙觉得,这小子就算要死,也绝对不会被一文钱难死,只会馋死,或者吃太多撑死!
吃饱喝足之后,自然就该走一走,消消食。韩风又带着潘龙去了玉门城里面的另外几处著名风景:比方说当年北地尚未开辟,雍州还是九州边境的时候,曾经的玉门大都督府;又比方说号称一点狼烟,方圆千里都能看到的玉门大烽火台;还有当年“刀帝”帝乙亥和“漠北雄狮”阿特拉大单于决斗的刀帝坪……每一处风景,都有一段故事。
韩风对这种“有故事的风景”十分着迷,每到一处,他都要追忆往昔,好好感慨一番。如果不是胸无点墨,连个顺口溜都写不出来,他估计还要吟诗一首,挥毫泼墨写下来,再找人装裱一番,等闯荡江湖结束,带回家去挂在墙上。
这可不是潘龙胡乱猜测,而是在他们游览的时候,就看到有人在这么做。
那是几个约莫三十出头的男女,身边带着一群仆人。每到一处,他们就讨论一番,然后仆人便拿出文房四宝,供他们将自己的诗文写下来,吹干,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