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爱心水车(第2/3页)

这目的就很明显了。

说是送水,实际是为了给自家流动物资车招揽生意。

后面的卡车厢打开了门,围观的人顿时眼前一亮。

车厢分成两部分,一半空空荡荡的,准备装物资;另一半则整齐摆放着大米、压缩饼干、水、肥皂,甚至有又细又干,码得整整齐齐的柴禾。

“这些柴也是卖给我们的?”有人激动。

“当然!不然农场回收那么多木板做什么?我们农场里用电力取暖,哪儿能用得上木柴。”苏羽解释,又带点歉意地笑笑,“只不过这些木板农场出力加工了,卖的肯定会比收购价贵一点。”

“那是一定,农场也要赚钱的。”早知道如此,他们自己存什么柴啊!

要找斧头,磨斧头,劈柴,晾晒。

晾柴禾的时候要选个好天气,选个干燥朝阳的地方,还要有人时刻看着,免得柴禾被人偷走。

浪费了多少人力和精力。

之前农场倒是传出一点向外售柴的消息,但他们不信,还以为农场像同心社那样,收集柴禾是为了给自己用的呢。

早知如此,他们全家出动捡木头,卖给农场换钱,然后买粮食、买水、买柴,把人力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日子早就上一个台阶了。

细柴并没有贵太多,比如实木柴禾,收购的价钱是50公斤一萤光币,卖柴的价钱是35公斤一萤光币。

柴禾晾的极干,十分好烧,劈柴的人还贴心的把漆料、塑料、铁钉都刨掉了,避免烧柴的时候产生太大烟。

把人力算进去,农场这个柴禾的价格真的很公道。

两辆爱心送水车就在苏羽的大喇叭和大嗓门下,慢悠悠一路向东,朝着同心社据点开过去。

住在农场附近的人,因为要依赖农场生活,平时时刻关注农场动向,自然知道萤光币是什么。

但S岛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或者是堡垒派,固守家中,或者较为谨慎,只与亲近的人结成小社团。

他们在听说萤光币的时候,就比较迷茫了。

有谨慎的人问可不可以不通过萤光币,直接置换物资,苏羽就递给来人一个本子,记录着流动物资点所有待售物资和回收物资的价格。

“您可以先把物资兑换成萤光币,再把萤光币全都花出去。”

自然也有接受能力强的,不仅兑换出许多萤光币,还积极地问农场内的市集都出售什么东西,外人可不可以去市集一部购物。

在得知市集一部只有农场职工才能购物后,有些人蠢蠢欲动,“临时工可以吗?”

“当然可以,近期农场临时工的需求格外多。”

苏羽不紧不慢的给每个人讲解,力求让每个人满意。

大老板说了,货币普及是个极缓慢的过程,所以他不着急。

两辆车就这样到达同心社据点,在在同心社据点附近绕一圈后,收了半车木料之后,再慢悠悠开回农场。

当然,到同心社附近,一些抢手的货物,比如蔬菜,细柴,棉花等全都卖没了。

苏羽拿着大喇叭嚷嚷:“不好意思啊,农场每次带出来的东西有限,只能先来后到。”

蔬菜没了没关系,但棉花和细柴都是他们过冬的必要物资啊!

且苏羽还说了,农场建了两个炭窑,再过几天卖的物资里就会有木炭和炭盆。

可想而知那东西会有多抢手!

反复几次缺货,那些能搬家的,就搬到离农场更近的地方,不能搬家的,只能大清早提前去物资车的路线上等着。

同心社附近的人口密度肉眼可见的减少。

后来还有脸皮厚的,跑到同心社成员面前问,“人家农场都送水,你们不搞活动吗?”

毕竟前几天同心社还放话,公然跟农场抢棉花来着。

怎么说,就算两个超市竞争,还得你来我往送几次东西呢。

问话的人当场被同心社的人踢出去。

还搞活动,以为超市促销吗?就因为农场这车,他们连续几天都收不到木材!

要知道农场囤电囤煤,有大量过冬物资,他们只能指望烧木头!

当然这都是后话。

*

“捣乱不成,还可以智斗。”卫景嗤笑一声,从乱成一团的同心社会议厅离开。

他伸手插进裤兜里,捏了捏手中的纸团。

他跟农场从未联系过,可今天一早,却收到一封来自萤光农场徐衍的信,信中,徐衍主动帮他解决了一个难题,而对方提出的回报是,请他的组员李美去农场小住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