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饮茶饮茶 有人欢喜有人忧愁的国庆假期……(第2/3页)

至于今年嘛,姐妹俩打算也享受国庆假期。出去四处逛逛,到市中心参观,晚上回宿舍再做点发夹。

G市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但俗话都说“食在G市”,这里的街边店都能找到美食。

姐妹俩逛累了找个小店点一份烧鸭饭,再喝瓶汽水。

G市饮茶文化全国闻名,天塌下来也要饮茶,大排档里推着小车卖点心,小蒸笼堆高高,凤爪、奶黄包、烧麦、凤眼饺、水晶虾饺、叉烧包……

一样一样品尝,怕吃上几天也不会重样。

宋招娣最喜欢的是一种大包,一个包子独占一只小蒸笼,肉馅里还包着一粒鹌鹑蛋。这么一个包子吃下肚,就能当一顿饭了。

她们还去了小商品批发城。

宋改凤觉得这地方她能一口气逛上三天三夜。

批发城地下两层,地上五层,批发文具、小零食、饰品、衣服、鞋帽、箱包、床品,还有雨伞之类的日用品,乱七八糟的化妆品、文玩、假古董、玩具等等,总之,想到的想不到的,什么都有!

她买了粉饼、口红,电卷发棒,一堆小饰品,在箱包鞋帽区看了很久,买了四顶帽子,三双鞋,两个包。

宋招娣真的很震惊。

二姐上辈子摆摊没成功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她明明就是媛媛说的那种“有时尚触觉”的人。

她买的鞋和包,质量有限,但款式都是二十年后依然流行的经典款。

三双鞋一双是高帮正红山寨匡威,一双黑色玛丽珍皮鞋,一双黑白PU拼色方根高跟鞋,和后来狠狠流行过的香奶奶拼色高跟鞋很像,两个包一个是黑色长方小肩包,另一个是深棕色斜挎小包。

宋改凤穿的是同款背带牛仔裙,她配了一件白色短袖T恤,现在换上山寨匡威,再戴上酒红色贝雷帽,气质都不一样了。

宋招娣情不自禁微笑,春节摆摊这事,稳了。

这姐俩假期过得潇洒惬意,大姐宋秋凤的十一假期可就苦逼了。

她急着要赚钱,老乡介绍了一个饭店后厨洗菜的活儿,也没仔细打听就去了,结果呢,辛辛苦苦干了三天,老板说,他这儿的规矩是月底结账,让她十月底再来。

徐山平再一打听,这老板之前就拖欠过工资,上门要工资,他眼睛一瞪:你个厂妹打零工,我举报到你厂里,赌一赌厂子会不会开除你好啦!

去找介绍工作的老乡?人托人,最后算到李广园头上,他不过是开了个小旅社,还成了“乡党”一霸,没人敢得罪他。

宋秋凤能怎么办?

打落牙齿和泪吞呗。

宋招娣听大姐诉苦,也觉得她可怜,“你下次跟我和二姐去大学推销吧。”她是想先到大学探探路,再领着大姐去,没想到大姐急着赚钱,不吭声就跑去打工了,她还以为她和徐山平出去玩了呢。

宋秋凤抹泪摇头,“我哪有那份机灵劲儿啊?还是在厂子挣加班费吧。”

宋招娣没招,再找机会劝吧。

乔引娣这个十一假期也过得不好。

放假前一天,她收到了一封从海市寄来的信。

信是室友去传达室找自己的信时发现的,帮她拿回来,“没听说你在海市有亲戚啊?”

乔引娣也奇怪,怎么会有海市的人给她信。

信封上的字迹也是陌生的。

她打开信,读完,脑子里嗡嗡乱响,像是几十架机器同时开动,心脏砰砰乱跳,可泵出的血却是凉凉的。

“你怎么了?信里说了什么?”室友看到她脸煞白,吓了一跳。

乔引娣勉强忍住没哭,把信揉成一团攥在手心,“没什么,是封那种转发三个人不然会倒霉的信。一个初中同学”

她跑到厕所,在隔间里抚平信纸,仔仔细细又读了一遍,再想想当日发生的事情,许多当时没注意到的小细节一一浮现,她的心还在狂跳,背后出了一层冰冷的汗。

这天中午罗志安到女工宿舍,跟宿管阿姨说:“常姐,麻烦叫503乔引娣!”

常姐笑眯眯,“拍拖呀?”

每个宿舍门上都挂着一个喇叭,不管是有人找,还是厂里有什么通知,宿管阿姨在传达室里按着按钮一喊,几乎整层的人都能听见。不过,阿姨通知喊人,每次收一角钱。

以往,每次阿姨喊完,乔引娣很快就跑下来了,可这次,罗志安等了十分钟,不见人下来,他只好又给了一角钱,“常姐,再帮我催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