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35章 谏言(第3/4页)

近日也不知怎么回事,一贯闭着耳朵睡觉的他也听了几耳朵,都是关于选秀的。他老人家也不知怎么就引起这些人的注意了,一致推选他出来劝谏陛下。

“诸位怎么不去?”老太师半眯着眼,老态龙钟的模样,眼瞅着黄土都要埋半截了,居然还让他去“顶缸”?

“非是我等不去,实在是、是……”被皇帝以各种理由挡回来的众人有苦难言,总不能说自家的烂摊子都没收拾妥当没有立场去劝谏皇帝吧。

老太师也不听了,反正意思懂了就行。这不,今天就背着手佝着腰杆来找蔺郇来了。

“太师快坐。”蔺郇对李睿十分敬重,当初未离京之前就受他点拨获益良多,至今仍然感怀。他虽是先帝时期的旧臣,但在蔺郇这里分量依旧不减。

苏志喜迅速搬来椅子放好,老太师慢悠悠地坐下,努力睁开眼看向蔺郇,不慌不忙地道:“我朝焕然一新,一切重回正道,都是陛下夙兴夜寐、励精图治的结果啊。”

“朕自觉做得还不够,不察之处还请老太师多多指点。”蔺郇谦虚的道。

老太师摆了摆手,道:“做得够多了,很好。”

他一把年纪如此郑重其事地夸赞蔺郇,到让后者生出一种自豪感来了。像是少年时期在课堂上被先生表扬一样,心里生出了一种热乎的感觉。

“陛下钻研国事,自然知道这皇嗣也是其中之重。”老太师缓缓说着,抬眸看蔺郇的脸色,见他并无抵触,这才继续道,“陛下的江山来之不易,若因后继无人而旁落他人之手,岂不痛哉?”

“老太师所言甚是。”

“那陛下打算何时选秀啊。”老太师笑眯眯地盯着他,就像盯着家族里能干的后辈一样,关切他的婚姻大事。

蔺郇一笑,别人他可以敷衍,但太师却不同。

“非是朕不将此事放在心上,而是如今后宫无后,只有太后能主持大局。可太后前些日子因为文嫔的事十分伤怀,身子也太爽利了。朕不想让太后拖着病躯为朕选纳后妃,所以才一直婉拒臣子们的谏言。”蔺郇叹气说道。

“这倒是个问题。”老太师捋了一把胡须,皱起眉头。

蔺郇叹气:“也是朕不好,与皇后夫妻缘薄,于子女一事上也福薄,至今还要让太后操心。”

老太师安慰道:“陛下福气深厚,不然哪有今天?莫要心急,一切都会慢慢有的。”

蔺郇三两语便安抚住了老太师,不仅如此,待老太师前脚一出宫,后脚就传出皇帝孝顺的美名了。

试问,不爱纳妃子却饱含一片孝心的皇帝谁会不喜欢?如此,皇帝孝顺的美名不胫而走。

“倒是一步好棋。”温暖的屋子里,火盆里的光照耀在她的脸上,娴静温柔。

淮王坐在她对面吃橘子,这柑橘就该冬日里吃,一边烤火一边吃,味道还是那个味道,但甜度可大不相同了。

“那你说陛下会纳谏言吗?”淮王问道。

“会。”姚玉苏肯定地道。

淮王一直怀疑她与陛下之间有情愫在涌动,如今听她这么笃定的回答,倒是为陛下难过了起来。

“万一陛下态度坚定,挡住了呢?”淮王作此猜想。

姚玉苏白了他一眼:“怪不得你当初被贬离京,就你这脑子,再被贬一次也不奇怪。”两人熟稔,必要的时候自然是照着最痛的地方戳。

“哎,怎么说话的啊。”淮王扔了柑橘皮,一脸不满。

姚玉苏无视他的脾气,铁口直断:“他哪里不想纳妃,他明明是想一箭双雕。”

若朝臣建议皇帝纳妃他便借坡下驴,那怎样让人看清到底是朝臣的心意还是他的心意呢若他亲自张罗此事岂不是显得太过急切?再而,若爽快答应下来后便将此事委托太后,焉知太后乐意与否呢?这般来回推掌,正是太极的招数,所谓力克于无形,软刀子也能割肉。

“等着吧,他将此事甩到了太后的身上,接下来烦的人可不是他而是太后了。”姚玉苏信誓旦旦地道。

淮王显然不知内情,他道:“太后?她会有什么麻烦,直接答应下来啊,生出来难道不是她的孙子?”

姚玉苏瞥了他一眼,伸手夺回他手里的柑橘。

“你做什么?”

“少吃点儿,你吃多了也是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