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第2/4页)

说过了兵符之事,顾砚书便忍不住与秦戮分享起了这次王府出海队伍的成果。

首先拿出来给秦戮看的,自然是这次收获最大,也是最意外的惊喜——

红薯了。

旁的不说,这生红薯的外表,确实算不上好看。

即便是洗干净了,也像是一个灰扑扑的土疙瘩,属于放在路上,旁人都不会多瞧一眼的模样。

秦戮虽不是以貌取人之辈,但在看到这灰扑扑的土疙瘩的第一眼的时候,也没有怎么将其放在心上。

直到自家王妃说到这名为红薯的物件,可以达到亩产六千斤的惊人产量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个灰扑扑的土疙瘩,到底有多珍贵。

“亩产六千斤,王妃说的可都是真的?”

饶是秦戮知道顾砚书的性子从不会说一些假大空的话,此刻依旧有些不敢相信。

“亩产六千斤,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根据土壤的肥沃程度、温度以及施肥等其他的外界因素,这个产量都会有浮动。”

顾砚书摸着下巴,正色道:

“若是精细的养着,或许还能超过六千斤这个数字,即便是条件不好,达不到六千斤,上心一些,也至少能有四千斤的亩产量。”

“四千斤也不错了!”秦戮想也不想便回了一句。

即便是秦戮对农田之事只是一知半解,也知道亩产四千斤,甚至是六千斤是个什么概念。

就是现如今,天齐最好养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亩产也才堪堪达到八百斤上下。

就这,在消息传回京都的时候,也让天齐的朝臣以及皇帝高兴了好几天。

这物件即便不能达到亩产六千斤,就如同自家王妃所说的那般,条件不怎么好,达到四千斤的亩产,他天齐日后都不需要再为了粮食而发愁了。

想到这里,秦戮顿时便有些坐不住了。

当即便忍不住起身,找人将这红薯种植下去,观察一番。

结果秦戮刚有了一些动作,便直接被顾砚书给拉了回来:

“王爷这么急做什么?这红薯喜热,现在马上便要入秋了,京都可不算是一个好的种植地。”

要顾砚书来说,这红薯来的时机其实并不算十分好。

红薯虽然好养活,在冬日也能活下来,但天齐京都的冬日温度实在是太低,对亩产的影响也会很大。

在秦戮回府之前,顾砚书便想过了,将试验田放在京都,并不算是很好的选择。

同时顾砚书还翻看了一番天齐的地图,最终找到了一个比较适合的地点——

南城。

没错,就是穆小姐的娘家,顾砚书的外家所在的地区,南城。

选在南城,顾砚书固然有一定的私心在,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它合适。

首先是气候,南城虽然算不上四季如春,但冬日也比京都暖和不少。

根据顾砚书翻看县志的了解,南城在冬季温度最低的时候,也能有大约零上十几度的样子。

到时候再想一些保温措施,用外力帮助一番,便能直接达到红薯最理想的生长温度。

再有便是光照。

红薯其实是喜光的植物,充足的光照也能提高红薯的产量。

南城地势平坦,光照方面,也能够满足这一条件。

除此之外,便是人脉以及熟知度了。

想要推广新的农作物,必然会对以前的农作物有一定的影响。

农田也就那么多,种植了红薯,同一块儿地上便不能再种植其他的农作物了。

更别提对于一些一年两熟以及一年三熟的地区,这新的一批农作物才刚刚播种下去。

要换成红薯,便需要将田里已经种好的幼苗全都□□。

若是找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想要做这些事,无疑是十分困难的。

但南城就不同了。

穆家在南城盘踞已久,在南城也具有一定的名望。

若是选在南城,顾砚书完全可以借助穆家的势力,来完成以上的一系列操作。

除此之外,便是顾砚书在南城也有几个得力的掌柜在。

现如今南城的生意也进入了平稳期,掌柜们相对比较清闲,没事的时候也能去田里帮忙看看。

若是有什么突发情况,也能及时禀报。

故而在多方对比之后,顾砚书最终决定,将红薯种植的试验田,放在南城。

听过了顾砚书的一通分析,秦戮也发现,南城的确是一个十分适合的地方,当即想也不想便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