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第4/5页)
毕竟报社的人说了,这副刊作为回馈,并不是日日都有,等到下次回馈,便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除此之外,人们还发现,这副刊并不像是正刊那般,只有文字描述,而是在文字描述的基础上,还加上了图画的绘制。
也不知道这图画是谁画出来的,功底之深,极为传神,几乎一看到图,便能知道画图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也就是说,即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够通过这些图画,明白这副刊所书的内容。
一听这话,那些从来没有买过日报的百姓也有些坐不住了!
要知道这日报可是现下京中最流行的物件儿之一!
他们每次听到旁人提及,心里都极为好奇与向往。
但是五文钱,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是什么随随便便就能浪费的小钱。
要是他们识字,偶尔画上五文钱赶个潮流,买一份日报回来看看,也并非什么大事。
但偏偏他们也不识字,买回来这日报又看不了,还不能吃不能喝的,不是浪费吗?
现在一听即便不识字,也能看明白的副刊,这部分人里,有不少人都选择掏这五文钱来买上一份。
这些原因一加,今日来买日报的人竟然比大年初一那日还多。
但直到晌午,送走最后一个来买日报的客人时,报社里的日报,都还剩下几十份的余量。
若是有细心的人发现这一点,一定便能知道,今日报社,是加大了印刷的数量。
只可惜,现在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日报的内容之上。
副刊既然是多出来的新鲜玩意儿,自然是有不少人都将这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副刊之上。
在看过之后,百姓们才发现,这副刊上画的,竟然是绍城雪灾!
关于绍城发生了雪灾这个消息,京中的百姓几乎都知道。
毕竟皇帝在大年初一凌晨急召诸位大臣进宫,而后又一反常态,在过年期间接连上朝,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发生了大事。
为了不让京中的百姓胡思乱想而引起动乱,朝廷最后还专门站出来张贴了告示,同时日报也刊登了这个消息。
但百姓们至多也只知道绍城发生了雪灾。
更多的,便不知道了,朝廷也没有说。
然而现在这副刊上,明显对绍城雪灾的消息,描述地更加清楚。
上面画了被积雪压倒的房屋,画上了因为雪灾而失去房屋的灾民,甚至还画上了灾民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画面。
除此之外,甚至还画上了遍地尸骸,从地上尸体的衣着以及旁边的积雪不难看出,这些人是被冻死的。
京都是天齐最为繁华的城市,在京都的百姓,大多生活条件都比其他城市的百姓更好。
这些百姓们,又哪里见过这样的画面?
看到这里的时候,不少人脸上都出现了不忍。
甚至有些情绪敏感的闺秀以及学子,眼中还出现了泪光。
但是接着向下看去,不少人的表情都有了缓和。
因为下面的内容,是皇上接到了这个消息,急召诸位大人进宫商议此事。
最后又派出了大皇子以及多名官员,赶往的绍城赈灾。
大皇子以及户部的官员对此事非常上心,日夜兼程,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绍城。
从图画中的内容不难看出,赈灾队伍到了之后,绍城百姓的日子明显好过了起来。
身上的衣物变厚实了,能够喝上热腾腾的粥了,就连生病的灾民也都得到了救治。
看到这里,不少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就在大家以为在朝堂的帮助下,绍城的情况会逐渐变得好起来的时候,图画中的内容却开始急转直下。
国库告急,朝廷没钱了!
赈灾队伍不得不为了缩减开支,减少给灾民们的热粥供应,就连避寒的衣物也开始吃紧起来。
这样的情况,让人如何能够接受?
人们连忙向后翻了翻,想要看到如同最初那般的反转。
然而在副刊的最后一页,并没有反转,有的,只是前面那两张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冻尸遍地的图画。
几乎所有人都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若是朝廷的赈灾银钱无法继续供应,那么绍城的灾民们,又会重新回到最初朝廷赈灾队伍到达之前的模样。
这让人如何能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