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理想(第3/5页)
章硕现在哪敢呀?乖乖地称是。章嶟发了一通的脾气,觉得头有点晕,扶住了脑袋。章硕吓了一跳:“阿爹?!”章嶟道:“一惊一乍的做甚?我好得很!”招呼宦官取了只葫芦来,从中倒了两粒殷红的丹丸,又取了另一只葫芦,用那里的水吞服了。
钟源有些忧虑,想到刚才章嶟那通脾气,他保持了沉默,公孙佳更是不会多嘴,她干脆就告退了。章硕有心留下,又怕自己应付不了章嶟,跟着也走了。
大殿重新恢复安静,章嶟忽然觉得有些冷清,他倒不觉得冷,抖落了斗篷,说:“去淑妃那里。”
宦官躬着腰,沉默着给他引路。
~~~~~~~~~~~~
殿外,章硕与公孙佳、钟源道别,他实在搞不懂这个爹又怎么了,于是问道:“阿爹这是,什么意思?”
听到他话里竟还有一点点期待,钟源叹了口气。公孙佳道:“殿下,今天的事情要保密。最好不要告诉别人,让陛下从别的地方听说了,我们两个呢,至多是个‘识人不明’,以后这‘识人’的事儿不问我们。殿下会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
钟源低声道:“你别吓他。”
公孙佳问章硕:“殿下觉得我这是在吓您吗?”
章硕也猜不透,不过牵扯到了章嶟,他还是说:“我不会说出去的。”
公孙佳道:“时候不早了,殿下回去休息吧。陛下面前,多看、多听、少说。”又不是天纵英才到让章嶟灰心丧气,那就藏拙吧。
“好。”
钟源与公孙佳对望一眼,默契地没有讨论,各自还家——也没什么好讨论的了,章嶟的态度摆在那里呢。
回到家里,妹妹还要问什么事儿,公孙佳道:“大人的事儿,小孩子别问。”
妹妹不高兴了:“在你面前我永远是孩子呢!那不是永远不能知道正事儿了?!我就要问!”
公孙佳道:“哦,看到陛下服丹药了。”
元铮道:“还在服?”
“之前是一粒,刚才看到服了两粒。饭量见长啊!”
妹妹“咯咯”地笑了一阵儿,说:“阿娘,一定是什么军国大事!我不问了。”蹦蹦跳跳地跑远了。
元铮担忧地看着公孙佳,公孙佳道:“没事儿,我还接着休养。”
“他又要干什么‘大事’了!”元铮断言,“要么是用梁平,要么是用苏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对你还算是厚道啦,只是让你在政事堂里歇着,霍相已是回老家歇着了。”
公孙佳道:“可说呢,先帝旧臣面前怎么好摆谱?还是新人好啊!挺好的,我也累了。”掰个章嶟是真的累!
“宵夜都准备好了,先吃吧。”
“明天接着告假。”
“你再这么下去,就该有人弹劾你不务正业,要你退位啦。”
公孙佳笑道:“陛下不会同意的,他还要我为他镇慑场面呢。我走了,政事堂里就只有京派了,他才不干呢!”
“还有苏、陆。”
“他们呀,先保住圣眷不失吧!”
公孙佳第二天真的没有去上朝,朝上已渐渐习惯了她出现的频率,但是这一天却有一件大事发生——章嶟准了赵司翰的奏本,让他再主持一场官员的选拔。
官员的选拔、考核除了正常的频率之外,有时候也会因为皇帝心意的改变而有突发的状况。一个例子就是章熙登基之后亲自考核各地的地方官。
这不罕见,但是许多人都把目光在赵、陆二人身上晃来晃去,二人都是不动声色。太子心道:这就是昨夜的那个事了。他也一言不发,等到散了朝,正好向容逸请教:“詹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容逸道:“朝廷大政正在改变,如今立国四十余年,由建基到盛世,盛世繁华岂能抛弃各地英才呢?这是必然会有的结果。陛下这是大手笔呀。其实从先帝的时候已经有苗头啦,不过许多人都说是先帝要重用南人、制衡京派,那是小人之言,先帝的气象岂是他们能够看明白的?陛下不过是延续先帝的策略。”
他接下来给太子又详细讲了官员的选拔制度之类,可比昨天晚上听到的清楚多了。章硕道:“原来如此。”
容逸看他这个样子又添了点同情:他这个样子倒也不能怪他,他的资质也不比陛下差了,甚至更好些。
章硕也是个倒霉孩子,公孙佳提议把他们哥仨儿弄出宫去开府的时候才多大呀?不在爹妈跟前,没个亲近的人教着。虽然开了府、配了师傅,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当时章嶟也年轻、谢皇后是个继妻她更年轻!帝后还能再生呢,生个正经嫡子那就是铁板钉钉的皇太子,一干讲究礼法的重臣们谁不是个人精?谁能想不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