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4/5页)

更因为维也纳之春的作曲人是厉劲秋。

琵琶和西洋乐的合奏,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作曲家。

怀揣着这样的期待,维也纳之春终于登上舞台。

指挥、琵琶、管弦乐队陆续登台。

最后登场的钢琴家,身穿燕尾服,故作姿态的向台下致礼,得到了弗利斯热情的掌声。

只可惜,厉劲秋只给了对方冷漠。

他提出了好几次更换钢琴演奏者,都遭到了团长的严肃拒绝。

理由很简单,这位演奏者是著名钢琴家于美玲的儿子,连君安。

连君安七岁登台,弹得一手极好的贝多芬,技巧无可挑剔,再也找不出比他更好的演奏者。

厉劲秋盯着连君安坐在钢琴前,只觉得团长简直是睁眼说瞎话。

什么找不出比他更好的演奏者?

明明钟应弹得都比他好!

全场只有厉劲秋感到不满,维也纳之春的《凝视星空》,在他沉默的不满之中,扬起了指挥的手腕。

钢琴的澄澈声音,奏响了第一个音符,流淌在音乐大厅的忧郁,挑起了所有人的思绪。

仿佛听众身处的不是辉煌的音乐厅,而是无尽旷野。

稍稍抬头,就能见到奥地利上空的银河,点缀着亿万繁星。

这片美丽的土地,有艺术、有音乐、还有悲惨的死难者。

生者对他们的怀念、哀伤,能够挑起灵魂的波澜,在钢琴、琵琶弦、提琴的合奏中,让人为之泛起泪水。

连君安无疑是这场演奏最为出色的音乐家。

他时而敲出难以平息的悲痛,与琵琶清泠旋律完成漂亮的上行。

时而保持着安静的沉思,让听众在他带来的紧张中得以喘息。

在乐曲终章,他甚至弹奏出技巧极为艰难的三重颤音,为众人凝视的星空,画上了完美的波纹,一圈一圈扩散出了音乐的魅力。

评委席沉浸在乐曲展示的深邃乐思之中,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喟叹。

“这只曲子太棒了,即使钢琴比琵琶更抢眼,我也非常喜欢它!”

“天籁之音,我毫无疑问会支持他们纪念死难者,这世上找不到比《凝视星空》更适合在76周年纪念日奏响的乐曲。”

即使是专业乐评人,都无法从维也纳之春的交响曲里挑出错漏。

哪怕他们的琵琶成为了伴奏、成为了陪衬,也无法阻止那架奇妙的钢琴,摄住他们的心魄。

“厉先生,您果断没有让我失望,比我想象的还要优秀。”

弗利斯发自内心的赞叹,“您是个天才!”

“不要还没听艺术乐团的演奏,就夸下海口。”

厉劲秋的语气,仿佛弗利斯夸奖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对手。

评委们诧异看他,一时之间还以为厉劲秋不是维也纳之春的作曲人,而是艺术乐团的。

“秋,你对自己总是很严格,但我们确定,你值得接受任何赞美!”

“赞美?”厉劲秋冷笑以对,“我记得音乐协会定的主题,是用琵琶弹奏纪念曲。”

他抬手示意舞台,“琵琶呢?”

作曲人亲自挑错,比任何乐评人都更加无情。

“我没有听到一位音乐家对死难者的纪念,我只听到了钢琴不知羞耻的炫技。”

大厅一片寂静,越发觉得厉劲秋不可理喻。

“我觉得钢琴弹奏得非常好。”

“也许连君安太年轻了一些,表达不了纪念日的沉重,但我觉得他发挥得足够完美。”

只听过不完美乐曲的专家,对不完美表示满意。

而唯一一位听过完美乐曲的厉劲秋,怎么看连君安怎么不顺眼。

“对,钢琴很美。但这不是我要的乐思,也不是我想表达的主题。”

厉劲秋没法直白表达他的遗憾,他只能说:“希望各位听完艺术乐团的演奏,再出声点评,不然会显得你们很不专业,也很可笑。”

他的话着实震撼了评委们。

他们只觉得厉劲秋一如既往的发疯,说话还是这么的不留情面,连自己的曲子都嫌弃!

就连弗利斯都不屑的表示:“可我听说,艺术乐团的作曲人,是那个年轻的中国人。他懂什么作曲?”

厉劲秋顿时爆发出老师维护学生的怒火。

他嗤笑道:“这只能说明你见识太少,根本不懂得优秀的作曲需要什么,也不明白什么才叫优秀的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