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3/7页)
韩生义笑了笑,“公社有个陈干事,他负责发种子和树苗,我去领的时候,他跟我说的。”
陈干事,这名字一听就是专业人士啊!
楚酒酒看向楚绍的眼神更加热烈,几乎就是在用眼神说,“爷爷~爷爷~让我种吧~”
楚绍:“……”
沉默一会儿,楚绍妥协道:“给你留三个,够了吧?”
楚酒酒:“够了够了,一个就够!”
她一脸的喜滋滋,看的楚绍和韩生义都是一头雾水,搞不懂她怎么就这么自信,认为她种下的果子一定能长成树苗。
他们不知道,楚酒酒已经把项链的功能都摸的一清二楚了,前段时间,她每次去韩家,都要带上一竹筒的绿豆汤,韩生义察觉不到任何变化,而韩奶奶和韩爷爷,都有身体越来越轻快的感觉。这还是楚酒酒稀释又稀释的结果,她怕被人发现异样,都不敢加大剂量,假如她把项链扔水缸里泡上个三天三夜,再让韩爷爷把那一缸水都喝了,他的风湿肯定早就好了。
不过要是真的让韩爷爷喝下一整缸的水,恐怕风湿好的同时,胃下垂的毛病也要找来了。
……
项链水能治人的病,也能治植物的病,除非她种的无花果刚种就死了,不然有她每天勤快的浇水,那果子就是想不发芽,都难。
蘑菇喜阴,这片地方被他们三个找完了,楚绍又带着他们俩转战别的地方。
楚绍之前就喜欢上山,后来又跟着大伙一起上山找张凤娟,他对这片山熟悉的很,哪的蘑菇多,他最清楚了,而且他找的地方都是别人不知道的,也不怕有人跟自己抢。
来到新的地方,楚酒酒都能听到远处传来的人声,那些人就在附近,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就是绕不到这边来。
对于这种现象,楚绍的解释是,大家的寻路方法都是一样的,朝水走、朝南走,绕开荆棘、绕开密林。思维有了定势,这片隐藏在密林后面的小天地,自然就很难被人发现了。
楚酒酒一脸恍悟的点了点头,然后麻利的蹲下去,继续采蘑菇。
他们得赶在中午前回去,肖阿姨还等着她过去帮忙做巧果呢。
楚酒酒采的专注,没一会儿就离楚绍远了,而韩生义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消失了,不过楚绍和楚酒酒都不担心,因为他经常这样,回来的时候还会带一些稀奇古怪、别人都找不到的东西。
楚酒酒找到一个长满了苔藓的树墩,旁边还有一根腐烂了半截的树干,看见这个,楚酒酒立刻小跑过去,踩了一脚湿软的烂泥,她都顾不上了。因为蘑菇就喜欢长在这种腐木上,一眼看到树墩上大片的雪白色银耳,楚酒酒差点乐疯了。
这可是野生银耳啊!不仅味道好,营养价值极高,而且还能卖钱,她上回和韩生义在供销社看到,有人带着晒好的银耳干过去,才一小袋,就卖了好几块钱呢!
以前楚酒酒总想着遇到有用的药材,就带到镇上去卖钱,但现在她家不缺钱了,所以楚酒酒打算把这些银耳都弄下来,带回去熬粥喝,给自己、楚绍、韩爷爷韩奶奶还有韩生义补身体。
这个树墩特别粗,一看就年头很长了,估计也是因为这样,它被其他的动物看中,掏空了树干,作为自己的栖息之地,而没了内部的支撑,这棵百年老树自然也活不了多久了,直到现在,变成一群孢子植物的寄生地。
楚酒酒把每一朵银耳都完整的摘下来,然后站起身,绕着树干走了一整圈,遗憾的是,树干上苔藓太多,没给蘑菇留下可以生长的余地,楚酒酒不信邪,又绕了一遍,这回还真让她找到了一个奇奇怪怪的东西。
在树干的顶端,烂木头里长出了一朵硕大又油亮的红褐色蘑菇,上面的菌盖比她脸都大,不,比她爷爷脸都大,底下则是细细一条菌柄,还长得歪歪扭扭的。
楚酒酒疑惑的望着这东西,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她伸手摸了摸,感觉还有点硬。
站在树干旁边,楚酒酒托腮,在心里进行自问三连。
能吃吗?好吃吗?炖汤香吗?
……
她正纠结的时候,远处,李艳走了过来。她今天也是上山采蘑菇来的,只是她采到一半,和村里的大娘闹了脾气,她独自走开,结果迷路了,正心里发慌的时候,她看见了楚酒酒,也看到了楚酒酒正在看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