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3/4页)
照这个价钱一算,一亩晚红薯又给社员们增加一百块钱的收入,还省了他们储存和运输的人力和时间,上哪儿找这么好的事儿去?
也因为有了晚红薯能直接送进粉条厂的例子在,让社员们更认识到,有一个厂子能给大家带来多少利益,竟然没有一名社员要把集资款收回去,都要投进方便面厂的建设上来。
夏菊花借此,向队干部们提出了齐卫东想投资方便面厂的意图:“小齐说了,这些年他跟着平安庄大队一起挣钱,算是半个平安庄人。上次修路没听到消息也就算了,这次建厂,他想和平安庄人一起投资,也给平安庄出一份力。”
见大家听完自己的话后,还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一个发表意见的人也没有,夏菊花连忙提醒队干部们:“你们自己是咋想的就咋说,可别光看我。对这事儿我不发表意见。”
李长顺问常会计:“你算没算建方便面厂,总共得需要多少钱?”
常会计拿出自己的小本子,边翻边说:“我大概拢了一下,是按照粉条厂算的话,光是盖厂房的话花不了多少钱,打出一万块钱的水泥、钢筋钱,再打出四千块钱的砖瓦钱,剩下得算上四千块钱的人工钱。这么算的话是一万八千块钱,集资钱倒是够用了。”
“可是里头的机械一样没算,粉条厂的时候一套机器合到一千五百块钱左右,方便面厂的机械,咋也不能比这个少吧?再说还得进原料呢,都得要钱。”
帐头挺明白,就是常会计说光盖厂房花不了多少钱的语气,多少有点欠揍:一个一年连五百块钱都挣不上的人,说一万多块钱是没多少,咋那么让人手痒痒呢?
夏菊花没深究常会计的语气,目光再次转向大家:帐就摆在这儿呢,只用集资款的话肯定不够。大队倒是可以向公社申请,动用一下提留款,可啥时候能批下来,是个未知数,很可能耽误厂子的建设。
李大牛有些担心的看李长顺:“咱们同意小齐投资不管用吧,要是公社知道了不同意咋办?到时候咱们把人家的钱花了,拿啥退给人家呀。”
李长顺觉得张书记那儿反而不是问题:“我也觉得小齐要是投资是好事儿,钱多了咱们多上两套设备,多进点原料不都行吗。明天我上公社去问问张书记,要是公社没意见的话,我觉得还是让小齐参加投资的好。”
刘力群跟着点头:“这几年多亏了小齐,咱们才能建起粉条厂来,人家现在主动投资,不收下的话说不过去——以后咱们的粉条、鸡蛋、甚至酸辣粉、方便面往出卖,不还得通过人家小齐。”
陈秋生不用说,从夏菊花开口问的时候,就一直在点头。接下来的时间,只要是同意齐卫东投资的人说话,他还是点头,很让人担心他今晚回家,脖子会不会疼。
人家李长顺也是个行动派,第二天就让李大牛带着去了公社,得回的消息是不支持也不反对。李长顺被他说得一头雾水,自己拿不准主意,只好来找夏菊花商量。
夏菊花倒觉得张书记的态度没毛病:这事儿人家就没法表态。同意吧,现在都还是集体经济,齐卫东个人投资算咋回事?不同意吧,别说还有齐小叔在,就算是没有齐小叔,只说平安庄现在的资金缺口,就没法弥补。
所以最终的决定权,还得看平安庄的。
李长顺听了夏菊花的分析,低头寻思了一会说:“你究竟是个啥意思,同意不同意小齐投资?”
“我当然愿意让小齐投资。”只有李长顺在,夏菊花还是敢说实话的:“别的不说,将来方便面会有一种海鲜口味的,里头的调料就需要小齐帮着采购。”所以不接受他的投资,原料都成问题。
李长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你这回带回来的东西,是不是就是人家小齐出的钱?”
听他如此误会,夏菊花顺口答音:“是,花了四千一百五十块钱。那个卖货的已经跟小齐协商好了,下次去的话直接找他就行。”
“还没定死的事儿,人家小齐就掏了这么些钱,再不要人家的投资,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咱们大队现在才几个钱,不想要人家的投资,付人家的货款都不够。”
夏菊花也点了头:“除了这些海货的货款以外,还有一点是方便面还是要主供部队,咱们可能仍是收点加工费。一时半会儿的,见不到回头钱。不用他的投资,咱们机械都买不回来。”